【太子走出帳子,外面已經站滿了軍卒。】
【這些人都是自己帶來的,還有之前國安司提前安排在這里的官員和侍衛。】
【表面上自己只是孤身一人至此。】
【但實際上,他的背后站著國安司。】
【站著邊軍。】
【站著六部派遣到此指導敢于的官員。】
【站著正值鼎盛昌榮的煜國和大煜皇帝。】
【“吩咐下去,隨我去面見草原的新王。”】
【“不要談什么君臣之禮,這是一次合作。”】
【“不要大驚小怪。”】
【“這次的事情還在掌控當中。”】
【聽聞太子所說,在場的其他官員也都放松了些許,從眼前年輕人的身上仿佛看到了那位永遠心有成竹的大煜皇帝。】
【隨后大批人馬趕赴草原牙帳。】
【沿邊小國幾位剛剛奪權的新王在此。】
【這其中還有部分蠻族的部落將軍,他們如今也算是新的首領,皆因先前的計劃功成,他們才能安然無恙的站在這里。】
【“參見太子殿下。”】
【眾人齊齊行禮。】
【與其說這是一場政變,不如說是一場不見血的政權更迭,兵變的部分十分之快,其他的無辜性命也沒損失多少。】
【“諸位,一切可好?”】
【“多謝太子殿下指點迷津,我等才能獲取勝利,當下沒有發生民變,昨晚的事情已經謄寫書信移交各部百姓了。”】
【眾人當即稱贊起了太子的作為。】
【不過當下太子卻發現情況有些不太對。】
【人數對不上。】
【算上那些氏族的首領,至少要有十余人出現在這里,但眼下看來少了一部分。】
【“昨夜可有意外?”】
【太子語氣沉悶。】
【眼看瞞不住了,幾位新任首領只能開口承認,確實是有一部分計劃敗露了。】
【并非是他們準備不夠周密。】
【而是有三位王庭君主提前帶人撤離了。】
【他們本身就沒有戰意,再加上大勢已去,所以根本沒有抵抗,只是突圍,至于天明之后去了何處無人在意。】
【“你們說什么?”】
【“為何不追?為何不追!”】
【太子語氣驟然變得嚴肅起來,一旁的官員們也被嚇了一跳,這還是第一次看到他們這位年輕的儲君殿下發脾氣。】
【幾位首領和蠻族將軍也不好解釋,只能勉強說是當時忙著接管牙帳和統兵的權力。】
【等到最后想起來的時候為時已晚。】
【太子坐下,深吸一口氣,眼中滿是悵然。】
【之前自己在長安的時候,父皇曾經告訴自己兩個道理。】
【沒有必勝把握的時候,萬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是為了天下,為了黎民眾生。】
【在已經大勢在握,優勢在我的時候,切記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若是不能當機立斷,必然禍害遺后。】
【“你們犯了兵家大忌,接下來怕是還有未完之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