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場和暗中刺殺皆不是對手,卻并不代表可以輕而易舉的斷其根基。
縱然是利用百家爭鳴的思想政策去分化他們的國體,也只不過是起到了部分作用罷了。
這尊龐然大物便是運行多年的國家機器。
政體,制度,盡是難啃的硬骨頭。
以教皇統治為本而難以撼動!
所以第一個試點的就是帕提亞帝國。
若是此機可成,那么接下來對付羅馬也就有了參考。
……
【靖平二十六年,一月。】
【“父皇,國書已經送去有一段時間了。”】
【“但是那邊還沒有消息。”】
【“會不會是帕提亞和羅馬依舊準備勾結?”】
【“若真是如此,我們也該行動了。”】
【陳懷信看著太子,眼中滿是認可之色。】
【在經歷了這段時間的成長之后,對方已經完全具備了成為下一任國君的資格。】
【料敵機先,思維敏銳,未雨綢繆,顧慮周全,這種種心態都和自己一樣。】
【終是沒有辜負這一番培養啊。】
【“放心,該做的事都已經做了。”】
【“他們不會再結盟了。”】
【“帕提亞不如羅馬所想的那般強大,同樣羅馬也沒有做到先前的承諾,他們之間的芥蒂也同樣很深,只因為都有共同的敵人罷了。”】
【“所以為父已經送去了第二份國書?”】
【“第二份國書?”】
【太子聽聞倍感意外。】
【第一份國書的內容他還是知曉的。】
【但現在看來似乎情況不太對,難不成還有后續手段?】
【“父皇,兒臣不是很明白。”】
【“第一份國書已經給了他們王室兩個選擇,如今又出一份的目的是什么?”】
【“給他們第三個選擇。”】
【“他們現在所畏懼的是不知道該站在哪邊,滅國的風險和失去主權,他們都承擔不起。”】
【“王室中人不愿為奴,但他們也怕死……”】
【“所以我讓他們自己選,也可以繼續保持中立,這樣一來思想的分化和來自內部的壓力他們就要自己承受了,無論是從制度方面還是來自外部的矛盾,帕提亞皇室都不占優。”】
【太子聽聞還是有些不安。】
【“只是我們這么做會不會物極必反,倘若最終他們選擇魚死網破呢?”】
【“那就是唯一的死路了。”】
【陳懷信淡然一笑。】
【“事到如今他們如果執意要拼死,那就是選了唯一的下策。”】
【“帕提亞不會生靈涂炭,但他們的王室會。”】
【“這種域外種族的征服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同化他們,所以收地收民只是第一步。”】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徹底掀翻教廷對這些國家的壓迫的管轄,信仰更換,民權為上,只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只有這樣,往后一切才能真正穩定順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