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之過急?陛下多慮了。”
“陛下當年從軍打仗戍守邊關的時候,難道不知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嗎?當下正值士氣正旺的關鍵時候,對羅馬宣戰也可挫敗對方的銳氣。”
“那羅馬帝國的國王敢派自己的弟弟統兵到此,就該做好犧牲的準備。”
但是姬清珞依舊面色凝重。
她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
可是現實情況比她想的更為特殊,羅馬又豈是軟柿子?要是貿然出兵,這遠途的補給和部隊行軍都是大問題。
任何環節出現狀況都會功虧一簣。
先前訓練的特種部隊也不過一萬人。
正如之前羅馬方面透露出來的消息,他們算上所有的軍隊和附庸國私兵還有將近二十萬人,就算想用兵力碾壓也要有足夠的準備才行。
陳懷信總不可能這么短的時間就把鐵路修到羅馬邊境去吧。
“可是就算如此,這個時候遠征過去,是否有些罔顧民生了。”
“那煜國剛剛開始五年計劃,現在突然要橫跨整個版圖打到最西面去,若是在準備幾年或許會有機會,但現在難道要……。”
就在這時劉允堂忽然開口。
“陛下忘記帕提亞了么?”
“攻城拔寨不是重點,步步為營才是行軍打仗的關鍵點,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帕提亞作為中轉站,一切都可解決。”
姬清珞聞言不再回應,同時眼神凝重的看向蒼穹。
無非是她不相信在場的這些官員所說,而是她感覺到陳懷信的打算絕對沒有那么簡單。
要是想要對羅馬發動戰爭,那么早就可以下戰書了。
不僅能夠拿下帕提亞,還可以一鼓作氣西進。
但是現在帕提亞剛打下來,一不整頓二不經營鞏固,就這么貿然下戰書,看上去似乎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覺。
……
【“陛下,前線已經傳開了,說是您打算要進攻羅馬?”】
【“如此倉促嗎?我們五年計劃剛剛開始了一年,這樣突然遠征,只怕國內供給要吃緊啊,您可千萬三思。”】
【陳懷信看著下面進諫的眾人。】
【人們七嘴八舌說了半天,最終陳懷信也只是淡然笑了笑。】
【“諸位,不必緊張。”】
【“國內的商戶不必驚動,外來的行商也繼續貿易即可,一切都按照正常發展就好。”】
【“千萬不要急,稍安勿躁。”】
【戶部,工部,禮部等尚書和侍郎都滿臉焦急,他們今日來一同上奏就是為了讓陳懷信收回成命。】
【但對方完全就是一副完全不急的樣子。】
【這是什么情況?】
【眾人十分不安。】
【難不成他們這位皇帝陛下已經到了年紀,老糊涂了,五十多歲的人準備要胡鬧了?】
【就在他們萬分擔憂的時候,陳懷信下了一道指令。】
【平盧節度使。】
【太子。】
【國安司指揮使。】
【一同前去御書房。】
【三人都有些搞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但是直到去了之后才被驚呆了。】
【陳懷信站在地圖前,手中拿著一支令旗。】
【只不過這張地圖并不是羅馬的地圖,也不是目前已知世界的版圖,而是一張海繪的粗略地形圖。】
【平盧節度使聲音都有些結巴了。】
【“陛下,這,這是……這是……印度!”】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