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你怎么能這樣,公主的宮殿都被你弄得臭氣熏天了……”阿箬捂著鼻子,嫌棄地用手扇著風,滿臉的不悅。
璟瑟的宮女們這時才如夢初醒,急忙上前奪走了公主緊握的鞭子。她們圍著和敬公主爭相安慰,七嘴八舌一片喧嘩。
鞭子剛一離手,璟瑟的眼淚便如決堤洪水,伏在桌上放聲大哭:“為何都要逼我,我只想陪在阿瑪額娘身邊盡孝心而已……為何人人都要逼我遠嫁……”
阿箬已經聽到腦內提醒完成任務。現在1觸發如懿“燕窩華貴”事件2如懿勸璟瑟公主和親已經觸發。只剩3冬巡富察氏落水了。
眾人見狀,紛紛上前好言安慰。在這紛擾的人群中,只有如懿獨自蹲坐在一旁,緊緊地抱著自己。
公主的乳母客氣地請嫻嬪先行回宮尋太醫診治,還體貼地送上一瓶膏藥。
如懿默默回到翊坤宮,一進門便吩咐宮女準備熱水沐浴。
當她褪去衣物,露出的是一道道刺眼的紅色鞭痕,幸好如懿在宮裝下還穿了厚厚的棉馬甲,并未造成淤青。
她緩緩滑入熱水,緊緊地抱著自己,任由菱枝輕柔地為她沖洗著傷口。
在蒸騰的熱氣中,如懿沙啞著嗓子低聲說道:“這些藥我不會涂,本宮要讓太后、皇上都親眼看看。”
沐浴過后,她換上寬松舒適的衣物,首先前往了慈寧宮。
太后聽聞如懿的來意,看到她手臂上觸目驚心的鞭痕,不禁皺起了眉頭:“和敬公主的脾氣,確實需要在出嫁前好好改一改。”
柔淑長公主也陪侍在太后身旁,她輕聲嘆息道:“璟瑟妹妹這次竟然連說客都下了狠手。”
太后輕輕撫摸著女兒的手,柔聲安撫:“我們恒媞可不會做這種事。”
柔淑長公主臉上露出哀戚之色:“我與璟瑟妹妹又有何不同呢?自從科爾沁部求娶嫡公主的消息傳來,我也日夜難安,昨日還因宮女送茶稍慢了些,就忍不住狠狠責罵……璟瑟妹妹懼極了,才會如此失控。”
太后目光轉向菱枝與蕓枝,過往的經歷讓她對如懿的話不敢全信,詢問道:“你們是她的貼身宮女,你家主子是如何勸解和敬公主的?竟讓她不顧體面,動手鞭打庶母。”
菱枝略顯遲疑地瞥了如懿一眼,如懿則微露笑意,向她輕輕頷首。
于是,菱枝踏前一步,恭敬行禮后娓娓道來:“奴婢不敢隱瞞,上午時分,我家主子與純妃娘娘一同前往探望和敬公主……”
女子清脆的聲音不含任何感情地敘述著,如懿默默坐在一旁,垂著腦袋等著太后責罰和敬公主。
但太后和柔淑長公主的表情卻隨著菱枝的聲音,越發陰郁。
即便是性情溫和的柔淑長公主,此刻也忍不住臉露不悅。
她輕嘆道:“嫻嬪,也難怪璟瑟妹妹會如此憤怒。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本宮早已知曉和親人選,特意派你去耀武揚威呢。”
如懿回道:“臣妾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太后著想。皇后雖貴為一國之母,但也不應忘卻后宮中尚有太后之尊。身為太后的兒媳,她理應主動舉薦女兒;作為皇上的伴侶,更應協助皇上妥善安排和敬公主的出嫁事宜。”
“皇后娘娘是一位好母親,自然是不忍的。”柔淑長公主別過臉,眼中含淚,對侄女既憐憫又愧疚。
太后輕輕放下茶盞,沉聲道:“如懿,哀家昔年亦曾迫使一位母親安排其他公主和親事宜,并以此為要挾。最終卻是哀家親自送女兒遠嫁,骨肉分離多年。純妃之言不無道理,你言辭過銳,小心一語成讖。”
如懿福身,不以為然說道:“如有那日,本宮一定會聽從太后和皇上安排,絕不忤逆。”
她想,額娘請的那個大師是個有名的,既本宮不會生女兒,這種事便不必多思。
太后將目光投向柔淑長公主,拿手帕為女兒拭淚,隨口對如懿說道:“你回去吧。”
如懿猛然抬起頭,眼睛眨了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