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捂著火辣辣的臉頰,眼中全是倔強與不甘。
她的失態已經引起了眾人的不滿與非議,但如懿卻無法控制自己對衛嬿婉的厭惡與憤怒。
全記起來了,上輩子發生的事情都記起來了。
一幕幕回憶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腦海。這次東巡,落水的本應是富察瑯嬅,她在回宮的路上油盡燈枯,而自己則被封為皇貴妃,成為繼后,生下了嫡子十二阿哥永璂。
之后接連被衛嬿婉所害,與少年郎弘歷離心,斷發斷情,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與世長辭。
如懿仰望著天空,不讓眼淚流下來。她回來了,雖然回來得太慢,沒來得及保護凌云徹,也沒來得及把衛嬿婉趕出宮。
福珈已經走出很遠了,菱枝低聲催促道:“主兒,咱們快過去吧,不然太后會生氣的。”
甚至,她還失去了惢心,只留下沒惢心忠誠又不夠貼心的菱枝和蕓枝。
如懿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對衛嬿婉深入骨髓的恨意。
無論如何,她都不能在這個時候倒下,不能讓衛嬿婉如愿!
如懿跟在福珈身后,一步步向著太后的船坊走去。她整理著思緒,心中忐忑,面色盡可能保持淡淡的。
登上船坊后,如懿聽到里面傳來太后陣陣的咳嗽聲,不由得一緊。
福珈推開門,只見太后躺在軟榻上,臉色蒼白,旁邊放著兩個火盆。純妃蘇綠筠在一旁侍奉。
當時如懿也有喊她過去抓奸,但順心拼命拉住她,提議不要跟著嫻嬪步伐,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去了也是惹是非。果然出事了,蘇綠筠心有余悸。
太后抬頭看到如懿,眉頭立刻皺了起來,滿眼怒意。
福珈怒道:“跪下!”
如懿緩緩跪下,回道:“臣妾知錯,因為臣妾的失誤讓太后受到了驚嚇并落水,臣妾罪該萬死。”
太后從鼻孔里冷冷地哼出一聲:“你讓哀家和皇上落水,這本是死罪。即便免你一死,污蔑妃位娘娘的罪名也足以讓你貶為庶人,永不翻身!”
如懿撅著嘴說道:“太后,臣妾只是陳述事實。慎妃與御前侍衛在船上孤男寡女,船燈未亮,侍女把風。這難道不是私通的跡象嗎?臣妾只是忠于事實。”
福珈忍不住怒罵:“嫻嬪,你還好意思在太后面前搬弄口舌!太后已經復了你的掌摑之刑,你想預支明天的份嗎?”
如懿低下頭,委屈道:“臣妾自知百口莫辯,不過臣妾是為了皇嗣血脈的純正,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臣妾實屬無心之失,還望太后從輕發落。”
太后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的笑容:“烏拉那拉氏都這么喜歡污蔑嬪妃私通嗎?當年你的姑母也曾用此等手段污蔑他人,她的手段可比你高明多了。”
“臣妾與姑母不同。臣妾是真心為了皇上,為了大清著想。”
說著,如懿的身體突然晃了晃,仿佛支撐不住一般跌坐在地上。她雙手環抱著自己瑟瑟發抖的身體,口中嘟囔著“好冷”,但那雙眼睛卻緊緊地盯著太后,滿眼倔強與不甘。
太后只感到好笑:“你想哀家憐憫你,饒恕你?”
如懿想起上輩子衛嬿婉就是當了太后的狗才逃脫罪責的,雖然最后太后還是被自己真情感動,倒過來幫她給衛嬿婉最后一擊就是了。
于是,如懿信心滿滿伏身道:“太后,臣妾愿為您所用。無論您讓臣妾做什么,臣妾都絕無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