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他長嘆一聲。
林知清同林青山對視一眼,都明白了御史中丞的意思。
從御史中丞的角度來看,多年前的事起源于鎮遠侯府的威脅,但他并不知情,所以一直誤解林家。
這確實能夠解釋,先前御史臺和御史中丞對林家的惡意。
林知清并沒有想到,御史中丞會將這些事情和盤托出的。
在第一次堂審上,御史中丞確實對林家不是很友好,第二次堂審他很多時候都站在中立的位置說話。
恰恰是這樣,林家才有機會翻盤。
所以說,不存在御史中丞看林家復起所以上趕著巴結的可能性。
這位王大人,確實是個就事論事,脾氣比較倔的人。
并且,是個放得下臉面的人。
林知清見過太多冠冕堂皇的人了。
現在回過頭看看,她還記得她第一次見到的大盛官員就是御史臺的監察御史。
那時候她還頗為驚奇,監察御史這種靠嘴吃飯的人居然會有些結巴。
如今看來,御史臺有王淵這么一個倔老頭做一把手,下頭的官員應當是以能力為主,其余為輔而選出來的。
這對大盛朝堂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林青山和林知清當然不會過多地指責王淵。
至少御史臺是沒對林家產生什么實際影響的。
林青山沒多說什么,寬慰了幾句王淵,此事也就算是翻過去了。
鎮遠侯府倒了以后,林家閑了下來,倒是陸淮繁忙了起來。
陸淮上任以后,戶部鉚足了勁兒,以江云鶴的事為突破口,順藤摸瓜查出了許多狗茍蠅營的事兒。
其中,大理寺卿周崇正首當其沖。
周崇正利用職務之便獄訟均金一事很快便爆發了。
除此之外,六部也有一些人被清算了,武將那頭尤為嚴重。
先前以鎮遠侯府為首的人都縮起了腦袋,生怕被戶部拿住了小辮子。
至此,壓在林家頭上的所有大石頭都被搬了下來。
皇上已經昭告天下,林從戎通敵叛國一案徹底翻案。
他的爵位時隔這么久,又重新回到了林家頭上。
一門雙侯爵的榮耀兜兜轉轉還是歸位了。
除此之外,朝廷順藤摸瓜肅清了鎮遠侯府的殘余勢力,林家也出了不少的力。
百姓們口口相傳,甚至說書人都將林家這段經歷編成了話本子。
林女執堂申父冤,怒抗薄情郎扳侯權!
這句話在盛京城流傳甚廣,林知清的口碑也在百姓的口口相傳當中逐漸上升。
甚至有些官員對她的婚事起了些心思。
“我說劉婆子,今日是我先來的,你給我退到一邊去!”
“你個老貨,我可是為沛國公侄兒來求親的,你憑什么讓我走開?”
“一家有女百家求,學士府老夫人千叮嚀萬囑咐,交代我一定要同林小姐說說我們家表少爺,你起來!”
“嘿,我就不信了,你連沛國公的面子都不給!”
……
林知清看著兩個冰人針鋒相對,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見狀,林青山清了清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