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嬪這會兒也感覺到害怕了,她用一種求助的眼神看向安平侯,又看了看太子。
太子面上沒有任何表情,輕輕開口:
“王公公,將長寧侯扶起來。”
他給剛剛返回大殿的王公公下了命令。
王公公忙不迭上前去扶林青山。
可林青山卻一動不動。
太子見狀,看向大梁使臣,再次開口:
“望舒侯同長寧侯乃是我大盛之棟梁,林知清出自林家,沒有任何人能要求她同別人比試。”
此言已經表達了他的態度。
長寧侯閉了閉眼睛,沒有下太子的面子,在王公公的攙扶下起身了。
他這一起身,林十安、林知清等人也紛紛起身,歸于原位。
平寧郡主看著林知清,面上的笑容險些沒維持住。
大梁使臣搖了搖頭:
“這大盛的待客之道還真是奇特,不過是唱首小曲兒,跳個舞的事兒,竟然還能牽扯到戰場之上。”
“怎么,林家人的話還能越得過太子?我大梁難道沒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嗎?”
他的語氣沉沉,連帶著殿中的氣氛也緊張了起來。
江云鶴死后,邊疆沒有一個像樣的將領在守,為數不多有經驗有能力的武將已經死的死,退的退。
大盛同大梁一樣,都重武將,輕文臣。
自多年前林青山和林從戎父子上陣,大敗大梁之后,大梁元氣大傷,休養了許久。
反倒是大盛的武將逐個凋零。
大梁如今倒是活躍了起來,邊疆偶有異動。
這使臣的態度某種意義上就代表著大盛那頭的態度。
先前眾人就都覺得大梁來者不善,如今發生的種種都驗證了他們的想法。
但問題是,以大盛目前的狀況,若是同大梁針尖對麥芒,定然是要吃虧的。
不愿讓貴女們上場,那便注定會惹怒大梁。
可若是讓她們上場,大盛臉面何存?
眾人都想明白了這一點,臉色當然不好看。
“使臣何出此言?”太子開口了:“孤曾聽聞,貴國有一位公主,音容笑貌皆是上佳。”
“此次宮宴,那公主為何不曾前來,同我的皇妹們切磋切磋?”
這一手轉移話題十分明顯,但很快便引起了討論。
“我聽說大梁只有一個公主,生得黑不說,還十分粗俗笨拙。”
“太子殿下還是顧著兩國之間的體面,那公主不來定然是不敢來。”
“我大盛貴女個個知書達理,琴棋書畫各有長短,怎能同一群野蠻人相提并論。”
“若是非要比,那便讓平寧郡主上,誰讓她挑事兒的?”
有人開始埋怨起了平寧郡主。
若是平寧郡主不攛掇榮嬪開口,此事隨意打岔便可翻過去,氣氛也萬萬不會變得如此嚴肅。
貴女們不敢議論榮嬪,只能埋怨平寧郡主。
大梁使臣的眼神掃過貴女們,在看到林知清之時停了停,隨后收回目光,看上去有些不甘心:
“太子殿下既然這么說了,那此事便到此為止。”
這么容易就放棄了?
不對!
林知清直覺不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