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個肉蓯蓉?”
聽著這個陌生的名詞,金鐵這個廚子的眼神難得變得懵懂起來。
龐彪四個人很快就聞聲趕來。
幾個手電筒照耀下,這一片梭梭被照得明晃晃的,夜如白晝。
“這啥玩意,還是第一次見到?”
王志榮和老沙兩個人平時在格里沙漠進進出出這么多次,還是第一次看到肉蓯蓉,也是好奇地打量著:“上面的是梭梭,但梭梭咋還長肉疙瘩了。”
“小陽,你說肉蓯蓉,啥東西?”
龐彪端詳著梭梭
顯然,五個人之中,只有林陽見過。
這還是他前世在沙漠執行任務的時候,隨行的救護兵發現的。
肉蓯蓉號稱是沙漠人參,不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也不低。
擱在90年代開始,高油性的肉蓯蓉能炒到1000塊錢一斤,相當的罕見。
肉蓯蓉又叫做大蕓,是寄生草本植物,主要是寄生在梭梭,紅柳這些沙漠植物的根部。
和林陽拔起來的這一根差不多。
肉蓯蓉大部分都生長在地下,莖肉質,是圓柱形的,有40到160厘米高,直徑有2到15厘米,從根部到上逐漸變細長。
林陽今天的運氣不錯。
這根梭梭鱗片狀的,淡黃色的花。
這玩意不僅有補腎壯陽,改善筋骨無力,畏寒制冷的病癥。
而且適用于精血虧虛。
抗衰老,增強免疫,調節血壓血糖。
別說是在咱們新中國的藥典之中記載,最早是出現在《本草綱目》之中的傳統名貴中藥材。
泡酒,燉湯,泡茶,煮粥,有多種不同的功效。
70年代的野生中藥材還不算是絕戶,但肉蓯蓉也是很珍貴的。
“林陽同志,這玩意值錢嗎?”
老沙也好奇地問道。
“這話問得,要是不值錢,萬元戶能這么開心?”
王志榮終于找到了機會,懟了一把老沙。
老沙白了王志榮一眼,沒接茬。
“就這么大的,高油性的,要是賣得好,最高能賣到100塊錢一斤。”
林陽說道。
“一百塊錢一斤?這是啥玩意,比鹿肉還貴!”
聽著這么離譜的價格,在場的幾個人都震驚了,霍鋼鐵更是驚呼一聲:“這一根目測少說有4斤吧,豈不是能賣四百塊錢?”
“那倒不至于。”
林陽熟悉地用刀將肉蓯蓉和梭梭剝離,然后道:“像這么大的基本上要生長十年左右才能,比較罕見,小一點的基本上只有半斤左右,而且這個價格是脫了水的,脫水后的重量只有10%。”
“那也值錢。”
龐彪從林陽手里接過沉甸甸的肉蓯蓉:“這玩意脫了水也得有200g,小40塊錢呢,這里還有這么多的梭梭,搞不好能搞個上百斤。”
“那真是發財了,之前我咋不知道呢。”
王志榮聽著這么值錢,都動心了。
他給趕山人帶路,知道自己沒啥打獵的本事,但是挖梭梭又不是什么技術活,他現在腸子都悔青了:“林陽同志,等會要是能挖到,能分我點不?”
“行。”
林陽點了點頭,目光落在了老沙的身上:“老沙,如果還有,你也拿點。”
“我不拿,我只要5塊錢和一斤肉。”
老沙是個老實人,而且原則性很強,否則這個護沙員還真是當不了。
“算了,先挖,咱們這一趟看來是能賺不少。”
挖到肉蓯蓉,林陽也開心得不要不要的。
幾個人也來了勁,拿著手電筒就開始沿著綠洲的邊緣收割這一大片的梭梭。
不是每一個梭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