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肯定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你先帶你媳婦進去,外面怪冷的。”
王建國囑咐了一聲,就進了后廚去準備。
“走吧。”
林陽從后面摟著劉青青的后背,防止摔倒,推門而入:“梅園長,陳老板,讓你們等久了。”
“我們也是剛到。”
梅長風看著劉青青,微微點頭:“這位就是林陽兄弟的愛人劉青青同志吧?”
“梅園長好。”
劉青青和梅長風算是第一次見面,禮貌地點了點頭。
“都坐下說吧。”
林陽親自拉著凳子,讓劉青青坐下,這才起身給梅長風和陳志朋兩個人發了煙:“梅園長,不得給我詳細地介紹一下陳老板?”
“這位陳老板也算是半個老鄉了。”
“八年前他還在我們市里面待過一年多的時間,后來才回得香港。”
“我們一直保持聯系,算是不錯的朋友。”
“這次他來就是因為全國改開,支持個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他想要回報一下我們當年的關照,所以才選擇了來咱們市里面找找資源。”
“這不,我第一時間就把你推薦給了陳老板,本來想今天親自去找你的,沒想到半路上碰到了。”
梅長風說道。
“林先生你好,我是陳志朋,這是我的名片啦。”
就在此時,坐在旁邊的陳志朋從口袋里拿出了一個小盒子,從里面拿出了一張名片遞了過來。
這年頭,內地還沒流行名片。
劉青青好奇地看了一眼這個小卡片:“林陽,這個陳老板看著來頭不小啊,我早就聽說香港這些地方的個體經濟發展很好,而且有很多私營的老板。”
“陳老板這家大業大的,看樣子這些年是做水產生意發家的。”
看著名片上的“陳氏水產公司”幾個字,林陽才抬頭看著陳志朋:“要是我記得沒錯,香港靠近大海,按理說海鮮水產應該有不少,怎么想著來我們金川市了。”
“林先生對我們香港是很了解的啦。”
“我們靠近大海,海鮮確實不缺,不過這一次我來就是想要回報一下金川市,而且想要長期采購一些內地的水產,增加一些我們公司的水產的品種。”
“靠海鮮,在香港有不少公司啦,我們是要做出不一樣的才能活下去的啦。”
陳志朋推了推眼鏡,身體微微前傾,笑道:“聽梅園長說,林先生有一個河鮮養殖區,我想著有機會參觀一下,我對你們的金鱒魚比較感興趣。你知道的啦,這是我們那邊沒有的,而且我前些年在金川市的時候吃過,味道確實不錯的啦。”
“陳老板的意思我聽明白了,你是想要將金鱒魚引進香港市場,為你們公司提升競爭力,是這個意思吧?”
林陽聽著陳志朋來的目的,心里一陣欣喜,這種送上門的訂單必定是要拿下的。
現在入了冬,趕山的營生正在縮減。
支撐林陽經濟,完成十萬元戶夢想的,目前這兩個月主要靠的就是小空間的中藥材種植和紅山村的水產養殖。
要是能拿下陳志朋的這一個訂單,以后水產養殖就能成為除了趕山和中藥材之外,最重要的一個支柱。
這對他申請成立全國第一個“合作社”息息相關。
但也不能高興得太早,誰知道陳志朋是不是那種貼牌的港商。
畢竟前兩個月剛剛被民樂縣抓了一個。
“林先生,我就是這個意思了。”
“而且我是帶了誠意來的啦。”
就在此時,陳志朋竟然從公文包里面拿出了一份合同過來:“只要林先生你們家的金鱒魚的品質不錯,我們這兩天就能簽訂合同,而且我們的需求量很大,保證會讓林先生滿意的。”
林陽翻開合同看了一眼,眼睛瞬間燃起了一道亮光:“這香港人做生意果然大氣,這價格,就算是帝都也沒有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