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書記,沒打擾你吧。”
第三天早上十點多,林陽盤算著高玉良早上剛剛開完會,或者是處理了重要的文件之后,才從省城的金城大飯店出門,到了省政府,敲開了高玉良辦公室的門。
“林陽,快進來。”
正準備出門的高玉良,看著站在門口的林陽,眼睛里閃爍著一道興奮的神色:“你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書記,我昨天來的。”
“不過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下班了,就沒有打擾。”
林陽把門關上,遞給高玉良一根煙,笑道:“高書記,上次送來的熊掌我交給馬文軍秘書了,您應該收到了吧。”
“還想著什么時候謝謝你呢,幫了我很大的忙啊。”
高玉良轉身坐在沙發上,示意林陽坐下:“小馬,給小林同志倒個水。”
隔壁的馬文軍聽到動靜,很快進了辦公室:“林陽同志。”
“馬秘書。”
林陽起身,微微點頭。
“坐下說。”
高玉良抬手示意林陽坐下,等馬文軍倒了水出門之后,才點上煙笑道:“這次來是什么事?”
“一方面是感謝書記,我們公司和省水產廠已經達成了魚料的采購協議,我們紅山實業公司肯定不會辜負書記的期望的,一定做好了我們省里的民營企業的帶頭作用。”
林陽說道。
“有這個覺悟就行。”
“說吧,另一方面是什么?”
高玉良笑道:“我聽洪江山說過,你小子登門肯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不過我們省里對個體戶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是全力支持的,有什么困難說出來嘛,不過以后最好還是先匯報你們縣里,縣里上報市里,市里解決不了的再到省里。”
“你這樣,沒啥大問題,就是害怕你們洪書記心里不舒服啊。”
高玉良彈著煙灰,笑道。
“高書記教育的是,我以后肯定注意,不過這事兒還真是需要高書記幫忙。”
林陽連連點頭。
“哦?”
“設備的事情?”
高玉良一聽林陽這語氣,頓時心里有了數。
“高書記,我這次來就是為了設備的事情,這是我們目前魚料的采購數據,有些廠子還在觀望階段,還得您出面幫一把。”
林陽連忙從公文包之中拿出了文件,雙手遞給了高玉良。
高玉良接過,迅速地瀏覽了一眼,眼神陡然亮了,不可思議地看著林陽:“一百六十八萬斤!你確定沒有統計錯?”
“書記,我們是經過嚴格的統計的。”
“不過大部分現在都是口頭協議,還沒有來公司簽協議,主要是我們擔心我們的產能跟不上。要是耽誤了其他市里或者是縣里的水產廠的生產計劃,這責任我們負不起。”
“但幾個水產廠的領導都想要我們的魚料,所以我們這……”
林陽笑呵呵地看著高玉良,話鋒一轉:“高書記,設備這一塊,我和穆廠長咨詢過了,他說只有您能夠拍板,而且我們一次性至少要兩套的。”
“行。”
此時的高玉良臉色很嚴肅,他沉沉地點了點頭:“好家伙,你不說我還不知道,你們的魚料一年的訂單量竟然能達到168萬斤,這是什么概念,這比你們市里的藥材加工廠一年的產量都多。”
“這不是主要是因為高書記給了我們一針強心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