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傳下的修法,最好不要亂學!”
隨著韓勝進入貢院之后,一路上有些沉寂的凌岳真人,突然向韓勝傳音道。
知道他如今和自己榮辱一體,說這話應該是好心指點自己,韓勝仔細聆聽,道:
“有勞真人指教!”
“儒門修法,存在什么問題嗎?”
請他再說下去。
對韓勝的態度還算有些滿意,凌岳真人繼續向韓勝傳音:
“貢院大殿的牌匾,剛剛你看到了嗎?”
知道凌岳真人說的是什么,韓勝點了點頭,道:
“至公是對主考官的敬稱,期冀主考官能大公無私。”
“各地貢院的牌匾,都掛著‘至公堂’三字。”
至公堂是主考官辦公所在,試卷的接收、上交、謄錄、評閱等等,都是在至公堂的大殿里。已經考過一場的韓勝,當然注意到這處地方。
“大公無私!”
“呵呵呵呵……”
哂笑幾聲,凌岳真人說道:
“掛著嚴嵩書寫的牌匾,還敢口口聲聲說大公無私?”
“儒門虛偽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有些驚訝、有些惡心,韓勝實在沒想到順天府貢院的“至公堂”牌匾,竟然是嘉靖朝大奸臣嚴嵩書寫的。想到這樣一個奸臣書寫出這樣一塊牌匾,自己和其他學子竟然還要在這塊牌匾下求功名,韓勝頓時感覺就像吃了蒼蠅一般。
“嚴嵩這樣的大奸臣,世人誰能相信他會大公無私?”
“但是他書寫的‘至公堂’,卻這么堂而皇之的在貢院掛了幾十年——”
“大明朝的讀書人,可真夠讓人驚訝的!”
這樣一塊牌匾被掛在貢院上幾十年,卻沒有一個讀書人來質疑。這讓韓勝對儒門中人所修煉的正氣,也產生了一些懷疑:
“修出正氣,就真的是正人君子嗎?”
“那些沒有用正氣修身的儒者,又該如何看待?”
相對于佛道兩門來說,儒門修身的強者數量可謂龐大。但是相對于大明朝讀書人的數量來說,修煉正氣的讀書人就實在是太少了。
更何況,正氣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種元氣,很難說儒門修者,沒有控制住正氣、讓自己不受正氣反噬的方法。
眼看韓勝已經受到觸動,凌岳真人洋洋灑灑地將自己對儒門的看法道出: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儒門之人,尤其是理學之人,他們并非是感悟天地間的道理,而是將二程、朱熹的道理,當做所謂的‘天理’。”
“若是二程、朱熹改天換地,將整個世界的道理換成他們的天理也就罷了。但是這個天地,卻不按他們的天理而運轉。”
“所以他們的理學,是不折不扣的偽學。學了理學修法,就不可能真正得道。”
皺眉思索了一會兒,韓勝明白了凌岳真人這些話的含義,若有所思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