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突然想起什么:“我們在料場圍墻的破洞外發現了車轍印,和服務區監控里瘸腿男人駕駛的摩托車輪胎紋路一致!”他翻出照片,“輪胎上沾著的紅褐色黏土,與料場的完全相同。”
“這就對了,”李明點點頭,“兇手騎摩托車把殘肢運到砂石廠,從圍墻破洞進入,拋尸后離開。紅色貨車司機只是個煙霧彈,真正的兇手是那個瘸腿男人。”他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接下來,重點查這個瘸腿男人的身份,從王凱生的社會關系入手,看看他最近和誰結過怨。小王,你帶人再去趟高速服務區,調取所有監控,擴大搜查范圍,尋找王凱生的軀干和其他肢體。小楊,繼續勘查砂石廠,特別是圍墻周邊,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線索。小周,比對王凱生的通話記錄,找出那個瘸腿男人的身份。”
會議室里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每個人都精神一振。小周看著王凱生的照片,照片上的長途貨車司機正對著鏡頭笑,左耳后的痣在陽光下泛著淺褐色的光。他突然想起周蘭的話:“他總說跑長途像走鋼絲,不知道哪天人就沒了……”心里不禁一陣唏噓,這個在公路上奔波的男人,終究沒能走完最后一段路。
“還有個細節,”張林突然開口,“王凱生的毛發有階段性色素缺失,是因為胃潰瘍導致的營養不良,這說明他最近可能病情加重,或許和人結怨也與此有關?比如拖欠醫藥費,或者因為身體原因耽誤了運輸?”
“有道理,”李明點點頭,“查一下王凱生最近的就醫記錄和運輸訂單,看看有沒有異常。另外,他車上的貨物是什么?有沒有可能因為貨物糾紛引來殺身之禍?”
小周立刻在筆記本上記下:“王凱生這次去唐川拉的是鋼材,交貨期很緊張,說不定因為身體原因耽誤了時間,和貨主或收貨人起了沖突。”
小楊補充道:“料場發現的深藍色纖維,我們還在進一步檢測,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具體的來源。如果是貨車篷布上的,那很可能是在離斷或搬運過程中蹭到的,說不定能追蹤到第一案發現場。”
討論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窗外的陽光漸漸移動,光斑在桌面上緩緩爬行,像在為他們指引方向。雖然案件還有很多謎團,但隨著王凱生身份的確認和瘸腿男人線索的出現,調查方向越來越清晰。
“散會吧,”李明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搪瓷杯,“有什么新情況隨時匯報,爭取盡快找到那個瘸腿男人,揭開真相。”
眾人紛紛起身離開,腳步輕快了許多。小周走在最后,回頭望了眼會議室里的燈光,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快查清真相,讓王凱生安息。他知道,接下來的調查不會輕松,但他有信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順著這些線索查下去,一定能抓住兇手,還死者一個公道。
走廊里,小楊和張林還在討論著殘肢的細節。“骨皮質的劃痕很特別,”小楊說,“不像是一次性切割形成的,更像是反復拉鋸,兇手當時可能很緊張,或者體力不支。”
張林點點頭:“而且離斷后還存活了不到兩小時,說明王凱生當時還有意識,這太殘忍了。兇手和他之間,肯定有深仇大恨。”
小王從他們身邊走過,手里拿著服務區的監控截圖:“我再去問問服務區的工作人員,看看有沒有人記得那個瘸腿男人的其他特征,比如身高、體型,或者有沒有說過什么特別的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