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蓬萊圣地還有高手?”
顧余生陷入沉思,眼見碎裂的空島亂石即將落在人間造成災禍,顧余生以指凝劍,劍氣化作萬千絲狀,將所有的碎石斬滅,消散在天地之間。
隨后,顧余生向西趕路,數日后來到花州古城。
這里還是如當年那樣熱鬧非凡,弄堂里巷,有販夫走卒,紅袖招枝,有綃絲攬客的俏姑娘,也有濃妝淡抹的豐腴娘,背靠墻曬太陽的慵懶乞丐,肩掛旗招的江湖郎中,半瞎殘缺的卜卦人。
當年賣糖葫蘆的老人牙齒稀疏,扛著糖葫蘆柄棍踽踽前行,嘶啞的叫賣聲穿透力依舊很強。
顧余生忽然有些懷念當年背著書箱,書箱里趴著個小寶瓶一路南下的日子,荒煙蔓草的歲月,仿佛是在昨天。
那時,晚云在敬亭山,他從青萍山來。
可如今,秋風瑟瑟,不再是當年煙花江南擁春色,深秋的寒意襯托的人間煙火,多了幾分厚重。
小跑著走到賣糖葫蘆的老人面前,用便宜的銅板買上幾串飴糖甜心的糖葫蘆,留一串在手掌心,學著當年那樣那般啃咬一口。
糖葫蘆依舊很甜。
可是糖葫蘆里,再也品不出當年的滋味來。
“桂花糕,賣桂花糕嘍!”
酒樓外的流販推車賣熱騰騰的桂花糕。
背著劍匣的顧余生走到攤販面前,用手指對著屜籠冒著熱氣的桂花糕比了個方方正正,靈巧的販主用小竹切出顧余生要的大小,又從中花了個十字刀,顧余生取一小角,把其余熱騰騰的桂花糕包起來,手捂著的桂花糕燙著掌心,渾然不顧形象的塞在嘴里,呼呼嘴里和鼻子里都冒著白氣,一頓囫圇吞咽后,下意識的取下腰間酒葫蘆,咕咕咕狂飲酒。
少年身旁人來人往,向南向北,匆匆已遠。
桃花酒與桂花糕的香甜讓少年有幾分沉醉,又偷偷的捻起一塊桂花糕,細細的品嘗滋味。
當夕陽余暉落拉長少年的背影落在斑駁的墻上。
少年忽然間覺得人生惆悵,不外如是。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顧余生心中苦澀,把沒有吃完的桂花糕分給趴在墻角的柔弱乞丐兒,乞丐千恩萬謝,狼吞虎咽地把桂花糕吃了,最后用手在地上拾掇掉落的糕渣。
看見這一幕,顧余生莫名的笑了笑,默默從袖子里取出一些散碎銀子丟在乞丐的碗里,轉身向北走。
人生一場輪回。
當年南下。
如今北歸。
游歷天下這種事。
顧余生忽然就失去了興趣。
那終究是父親走過的路。
并非是自己的。
少年心中卸下包袱,獨上層樓,獨上層樓,找個臨窗眺遠山眉黛的位置坐了下來,點了幾個小菜,小兒十分熱忱,上茶的時候說當年見過公子,如今一如當年那樣年輕,說話間,他揚了揚粗糙的手,憨厚敦實的笑了笑,說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一輩子苦命,當年大家都是年輕人,如今他已開始顯老,又絮叨著家里的老母日漸多病,只能拼命干活好奉養老人。
絮叨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掌柜的一頓訓斥,忙不迭的進廚房幫顧余生傳菜去了,店小二走路沒有當年利索,原來是一只腳跛了。
掌柜的賠笑著走來,親自給顧余生換好茶,簡單的交談間,顧余生才知道原來店小二前年背母親去看病,路上遇見了妖獸,不小心被咬到了筋骨,從此變成了跛子,交談間,掌柜又訓了店小二幾句,讓他上菜不要走太快,怕把客人的菜灑了,店里生意比以往慘淡,官服征收斬妖費,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菜上齊的時候,顧余生大方的往桌子上丟了兩錠銀子,掌柜的笑著把兩錠銀子收進袖子,又招來在店里彈唱討生活的書評老人和琵琶孫女,好好的伺候顧余生。
臨走的時候,顧余生又賞了一些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