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恭儉卸完了碎炭,用褡褳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著道:“兒子,走,阿爹給你買糖葫蘆。”
“阿爹,你看,我有!”
恭儉循聲看去,只見他那鼻涕流淌的小兒子,正穿著一件厚厚的襖子,腳上還有一雙略顯大的狼皮厚鞋,左手拿著一串糖葫蘆,右手拎著幾個熱氣騰騰的肉包子……臉上有被手指輕輕掐玩過的印記。
恭儉的臉當即沉了下去,還有些害怕的看向周圍。
小兒子跑過來,一臉認真道:“阿爹,你不要害怕,是一位背著長盒子的哥哥和一個比我還矮的小姐姐買了送我的。”
恭儉聞言,這才松一口氣。
“阿爹,你嘗,糖葫蘆,甜的。”
恭儉蹲下來,咬了一口。
好一會才說:“兒子,你要記住這糖葫蘆的味道,永遠記住……”
——————
ps:看見有不少讀者問本書的境界,作者君在這里把境界給大家徹底的捋一捋,閱讀起來無障礙:
1,上古人界,靈界修行境界:練氣,筑基,金丹,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修仙體小說大家熟知的境界。((?7?1?7?0?6?3?7?0))
本書涉及的后末法時代修行境界:以一到十五境為區分:元胎,開脈,煅骨,合道,歸一,金丹,元嬰,化神,玉璞。
十一境界至十五境——清凈境,無為境,真我境,忘塵境界,魂橋境。
2,境界釋疑:后魔法時代的境界,同境界實力要低于上古時期的境界。
比如,元嬰境的實力,上古時期的境界,或是沒有斷傳承的位面,元嬰境的實力差距極大。
其中上古時期的化神境,實力與十境界玉璞境差不多,但主角顧余生的玉璞境,是完美的化神境界。
后末法時代的【化神境】,根據修行之路不同而細分,比如對應儒家的【君子大儒】,佛宗的世尊,大金剛等,都只是化神修為。
另:由于大梵天圣地明面上沒有斷傳承,所以大梵天內部的修行境界為:闡定、聲聞、緣覺、一乘、菩提、無念、小乘、圓覺、空寂、渡劫。
而道宗由于在小玄界斷了傳承,暫不列舉。
總之:為了讓境界上閱讀無障礙,可以視作一到十五境的簡單劃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