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余生才走過一段青石板,就已經有不少人從家里端出熱乎的飯,拉拽著他的手臂,要留他作客。
但顧余生一一婉拒,雖然他這些天沒有入村子,可他能看見田間勞作的人,這些人大多都穿著粗繒麻衣,赤溜著大半身子干活,大多數村民的農具,是用最原始的石器制作而成,田里種下的五谷,麥,黍,稷,稻的糧種,大多是從山野之地采集回來,栽種在田地里,良莠不齊。
耕種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種。
若是這般,加上村里的勤勞和年輕力壯進山狩獵,本也不至于整個村子都如此貧苦,但整個村子種植的五谷,需要統一上交到村里的谷倉,每年臘八需要用來‘祭神’。
那神秘的祭神儀式,是洗心村貧困的根源——有谷而不能食。
一村之民饑餓是常態,顧余生怎忍心分他們一份吃的。
“顧先生,請你一定要收下老朽的一點心意,謝謝你教我孫子識字,教他如何做人。”一位皺紋很深的老人端來一碗熱騰騰的糙飯,老人身后的舊房子里,探出一個蓬頭亂發的小腦袋來。
小家伙正是不會說話的姜太阿。
小太阿看見顧余生,第一時間有些害怕,可他好似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快步走來,從老人手上端過碗,雙手捧著遞到顧余生面前。
“啊吧,啊吧。”
小太阿激動張著嘴巴,把手上的碗捧舉過頭頂。
“太阿,我吃,我吃。”
顧余生接過碗,把手上的大魚遞給小太阿,雖然他是想用大魚去敲村長白也家門的,但小太阿的這一份心意,他得有所回應。
小太阿不敢去接,顧余生笑著道:“給你爺爺的。”
“使不得,使不得。”小太阿的爺爺連忙擺手,“鍋里還有飯的,還有飯的。”
“太阿,拿著。”
顧余生收斂笑容,變成平時嚴肅的樣子。
小太阿不敢推辭,雙手捧抱著幾乎和他一樣大的魚,朝其他人阿巴阿巴的叫著。
顧余生讀懂了小太阿的意思:邀請其他的人一起分享這一條大魚。
其他村民沒有拒絕,當然,顧余生也沒有離開,因為小太阿拽住了他的褲子不讓他走,他用手語告訴顧余生,他會殺魚,更會煮魚。
小太阿果然是個勤快能干的孩子,一條大魚被他用一把粗狂的刀刮去魚鱗,切成一塊一塊放進大土鍋里燉煮,光著腳丫子在河邊找了一些香草佐料放進去,不一會,一鍋鮮魚湯彌漫著香氣。
小太阿用顫抖的手給顧余生夾了半邊魚頭。
其他人見顧余生嘗了第一口魚后,才準備動筷子。
這時,門外傳來拄杖的聲音,滿頭白發的村長白也跨步進來,手里提著個酒葫蘆,朝顧余生和其他人和善一笑:“我在村西都聞到了魚的香味,太翁,不會怪我不請自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