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墨城。
少年盤坐其間,一棵天地幼苗之樹在光陰之影中茁壯成長,濃郁的木靈之氣散發出強大的生命本源,腰間的葫蘆呈現蒼翠之色,神秘古老的符文沿著墨城一點點攀爬,滲透到墨城之外,次元世界那空間裂隙,好像連接著數個不同的位面,偶爾有一只只奇異的詭異出現,就會被靈葫蘆中散發出的符文一點點禁錮汲取,最終消弭在葫蘆之中。
灰色的蒼穹上方,好似有個葫蘆虛影,上至星河,下至地幽,一縷縷天地神秘的氣息被葫蘆汲取,隨著蒼樹茁壯成長,那一個葫蘆也變得越發的神秘。
此時此刻,顧余生并未注意到天地異象,他的神魂之念早已沉浸在自己的神海世界,自從在蠻荒世界被那四把劍影響到本命瓶后,他的三魂和靈臺被毀,如同野火燒盡后重生,他在蠻荒世界的冰雪世界倒地兩月,窺天地星河,日月變換,在嘗盡苦楚的同時,也如同與大地融為一體,重新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今他借助修煉道家的‘一氣乾坤’,等于將無序的靈臺重新塑造,至于該如何塑造,正是顧余生現在所要思考的,過去他的修行,包羅萬象,涉獵,儒,道,佛,魔,妖,鬼道等等,他雖一心修劍道,終為駁雜,廣而不深。
尤其是蠻荒之行汲取天外神火,似拜月閣主那樣的存在,即便修為境界比他稍低,但展現出來的實力,遠比他強大。
這也再一次提醒顧余生,當年秦酒先生所說的話,技不在廣,而在精,劍不在術,而在于道。
多年修行的術道功法,如今呈現一種混沌狀態,它最終會是怎樣,將取決于顧余生選擇怎樣的道路。
而這,也是需要顧余生深思熟慮的東西,如果說修行的第一步是練氣或是凝結元胎,現在的顧余生將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重新塑道。
每一種不同派系的秘術和功法,它們雖然處于一種混沌狀態,但本質上,卻是互不相容的,而類似于大荒經,太古經這樣的上古神秘功法,更是以一種符文的形式存在,并且大有吞沒其他功法秘術的征兆。
現在顧余生的神海,就像是烈火架鍋,多年修行之道,想要融合其中,必是千難萬難,稍有不慎,更是會因為一滴水入滾油,引起難以控制的后果。
“大道的盡頭……究竟是什么?”
顧余生漂泊在神海世界,打量著漫無邊際的精神世界,如同現實抬頭窺看蒼穹那樣,生出人之渺小,大道難覓之感,而真正讓他出現這種渺小的原因,是因為他不小心窺看到太乙世界的冰山一角。
倘若他之一生,本就在小小的井里,那井口便是整個天空。
若是只有這樣的認知,那人生的抉擇,便沒有多那么艱難。
“大道……劍道……”
顧余生不斷地找尋,過往種種呈現不同的記憶涌現,夾雜著人之情緒,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佛有三面,道有九層,儒有三千。
萬卷藏書,道經,圣典,佛道之蓮,劍之青蓮。
每一種異象翻涌,顧余生都會傾盡所有的智慧去觀想,去感悟,曾經他走過的路,前人走過的路,都會化成一種‘道念’。
“父親,師父,晚云……”
每一種大道的觀想,都會讓顧余生重現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人,小夫子,四先生封文圣,五先生云中劍,六先生楚離歌,八先生韓修武,九先生萬千象,十先生朝聞道……
轟隆隆!
隨后,他生命之中的眾生之相也漸漸涌現,青云鎮外的賣炭翁,深巷里的孫婆婆,西境的賣茶翁喬老先生,酒肆里的風四娘。
生命里的摯友莫憑欄,韓文,蘇守拙,瞿梁紅,對他有恩情的何紅念,以及同門的師姐蕭木清,已經逝去的師兄竹青,以及當年他在青云門時結識的竹韻,祝蝶……
那些被他以劍斬殺的敵人。
由佛而墜魔的石匠石倉,還有獨臂鐵匠向天刀,存在,殺豬的老爺子等等!
當生命之中歷經的事遇見的人變成畫卷浮現在腦海,當年仰望青萍山時身覺的渺小。
萬般念頭皆融入道之感悟。
時間的流逝,朝朝暮暮,歲月的流逝,年復一年。
墨城之上的一寸光陰如金色的蝌蚪熨出時間的符文,空間的玄符呈現旋渦的漏斗,盤坐的顧余生由少年至蒼老,青絲白發,鬢須銀霜。
大道如生命,如時間,如歲月,廣袤無垠,飄渺不可琢磨。
好似過了很多年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