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章小玄界之殤,那一道倩影凌虛空!
顧余生的神識穿過磅礴綿綿的云層,仿佛間進入到一個蔚藍廣袤的世界,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兩只浩瀚而巨大的滄海神龜,他們馱伏著偉岸的奇山遨游在滄海,一座是青萍山,一座是敬亭山。
如今的顧余生見識已遠超當年,他知道滄海神龜馱伏的山并非實景,而是蜃樓般的投影,可即便如此,顧余生的心緒亦十分激動,對于天下修士來說,斬斷過往的一切羈絆,才能斷因果,以純粹之身進入到更高的修行維度。
可顧余生并不這么認為,他無法離舍故鄉的一切,苦難,悲傷,仇恨,歡笑,佛家眼里的人生的八苦對他而言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或許正是這些無法割舍的情誼,反倒讓他一朝悟了紅塵道。
神識穿過茫茫的滄溟之海,小玄界廣袤的山山水水逐漸變得清晰,東州,儋州,汀州,煙州,花州,中州,仙葫州,青萍州,涼州……
滄海遺珠能夠以滄海為鏡,映照出小玄界的十六州,甚至萬妖盤踞的大荒,北蠻隱居的北荒等等。
正值初春時節,萬物復蘇,霜雪融化,春雷乍響,仙葫州梨花初綻,青萍州桃花泛起粉色的煙霞,煙州花州春草荇荇,勤勞耕種的人們在田野間勞作,山里的獵人以弓陷狩獵。
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一條河。
可是蜃風吹動日升日落,平靜的世界終究被黑暗驚擾,北荒侵襲的黑暗穿過北涼,被巍峨的青萍山阻擋,仙葫州數千年的妖關被魔氣侵蝕,神秘的文武廟再也無法庇護一方蒼生,蘆城被黑暗吞噬。
遙遠的西州以西,大雪山之地,天地驚雷猶自在卷積著蒼穹與大地,數萬年積攢的乾元金雷爆發的能量依舊在天空堆積,傳說中的雪山瑤池圣地,如同一座古老的冰雕浮宮顯露出冰山一角。
一條通往大世的虛空通道已經打開,十六根天地光柱散發出神圣之芒,傳說中的迷失之海潮水已經被蒼穹漩渦吸走大量的海水,沉睡在海底的遺跡隨處可見。
古老的宗門,消失的古城,未知的遺跡。
天光,靈顯,器鳴,神碑,古樹,妖骨,魔像。
掩埋在歲月之下的神跡如同風吹霜雪,露出崢嶸輝煌的歷史。
擺在小玄界修行者面前的,是天大的機緣和無盡的秘藏。
可這些神跡顯露之時,魔淵的魔族,妖界的萬妖也尋跡而來,蠢蠢欲動,唯一沒有改變的,依舊是那些只求安貧樂道的凡人們。
驚世之變,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遙遠太遙遠。
可是,顧余生從滄海遺珠之中,看見一艘艘龐大的古戰船,每一艘戰船足夠容納數萬之眾,這些戰船從虛空通道呼嘯而來,戰船上的修行者以旗招馭風雷,改天地日月,晝夜沉浮,皆是虛假的畫卷。
戰船所過之處,渺小的宗門盡皆臣服,淪為強者的工具,無數凡人被驅趕聚集,或淪為妖族的食物,或逼迫跳進裂淵,或奪魂煉進魂幡之中。
“啊!”
看見這一幕的顧余生,不由地雙眸通紅,蒼生之殤,如同剜心之痛,蒼生如螻蟻,生命低賤如浮萍,在這一刻變得具象化。
大世修行者之殘忍,遠超過魔界修士和妖修。
惶惶逃跑的蒼生,尋尋覓覓。
而就在這天地皆劫數之時,他看見大雪山大梵天圣地的佛光直沖蒼穹,十八層佛塔連同到虛空里的另外一個世界,梵梵圣音之中,無數佛修引渡飛升,進入到未知的大世界。
浩氣盟,斬妖盟皆以大本營為洞天,煉洞天為乾坤之物,拋棄蒼生而去。
高高在上的白玉京,白衣著劍的三千修士,早已投靠了更強的勢力,他們高舉著天道盟的旗幟,肆意踐踏著維護一方的小宗門。
向來與顧余生有私仇的蓬萊圣地,千年來以道宗傳承為標榜的宗門,在最后關頭顯出幾分道門風骨,可惜他們依舊沒能庇護東州之蒼生,被三條奴役的海龍擊沉了數千年的海島浮空島,消失在無盡的滄海之中。
早已沉寂落魄的敬亭山,曾經的數萬儒修已不見,當災難來臨時,鎮守學海書山的老書生騎牛撞翻了數艘古戰船,那位掃地的儒修以一根菩提枝為筆,將整個敬亭山方圓千里之地畫地為牢,庇護了無數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