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余生眼皮跳動,之間那寶塔下的黑蓮層層疊加,眨眼間又多了四層,原本的十八層浮屠寶塔,變成了二十二層,下面越黑上面的佛光也就越盛,而顧余生從那旋轉的黑蓮之中,竟感知到了熟悉的氣息。
“歲獸?”
“竟然是歲獸!”
“等等……難道佛宗超度歲獸的秘術,就是將其鎮于浮屠塔下?”
顧余生隱約抓到了關鍵,當初在劍冢秘境的西沙里面,曾有一位邪僧欲超度黃大仙一族的黃芪,其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得到顯兆秘藏,這么多年來,顧余生雖獲得其中諸多典籍,但并未真正揭開其中暗藏的秘密。
現在在這神秘結界內,那顯兆秘藏里不僅浮現出佛宗鑄造十八層圣光寶塔的佛紋經卷,更是將傳說中二十二層諸天浮屠的秘密都呈現出來。
早年顧余生結緣于佛宗,只因幫石匠石倉背佛入十八山而起緣,后來因緣際會,學會了佛門的五心之劍,再后來敬亭山辨佛,佛門的佛心慈悲早已成他心相莊嚴。
只是顧余生紅塵未斷,自也不愿意修行佛門許多功法,即便是當初的伽藍圣僧留下的三卷經書,他至今亦未深研,只在鍛體之時稍有借鑒。
如今佛宗至高無上的密門諸天浮屠竟在他神海顯化,佛宗秘術映入腦海,更是將佛宗對付歲獸的秘密都完全呈現出來。
“怪不得大梵天圣地當初要在小玄界各州立尊佛,一方面固然是為對付歲獸起功德,另一方面,是想要重塑完整的諸天浮屠寶塔。”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顧余生只覺佛門中提及的緣分真是奇妙無比,他未斷紅塵,卻屢屢得到佛宗傳承,加上他本也不是刻板之人,儒道佛三教歸于身,皆視作自己的造化。
當佛宗機緣至,他也順其自然的跏趺而坐,從佛門經卷之中領悟出對付歲獸的法子,至于能不能以蒼生之善果凝出寶塔,他并不刻意去修業果。
每一層的圣光寶塔,都蘊藏著佛宗最原始的佛門神通,佛門之印,可驅使佛宗萬般功法,早年他已得佛門五心劍術,在領悟了佛門圣印后,對付尋常的歲獸已然綽綽有余。
不過顧余生注意到那諸天浮屠下的黑蓮似另有玄機,只是他神向佛光,并不墮入黑暗,并不知道黎明藏著怎樣的秘密。
如此這般,又不知過了多久,當顯兆秘藏中的佛光暗淡下去,整個密室里的書山也如同光照銅鏡,逐漸于暗于隱。
隱約間,顧余生感覺到一股奇特的排斥之力出現,要將他傳出去。
“這里果然是一個特殊的結界嗎?”
顧余生神色淡然,寧心之際,觀書山化神奇,玉書如宮闕,光影淡去間,顧余生猛然發現,那一架架的書典,又何嘗不是蓬萊圣地傳承的劍術《仙闕》呢?
一架書山一闕山,一闕山外一重天。
山山之間如淵似暗。
莫不也是降服歲獸,驅逐黑暗的法子!
昔日,紫升真人得仙闕中的五闕之二魂闕,驚闕,無法參悟后面的靈闕,仙闕,神闕,如今那傳說中的五闕,以書海的形式映入顧余生的腦海。
“道宗的仙闕劍術嗎?”
顧余生淡然一笑,三大圣地之中,蓬萊圣地當年也參與了構陷他父親之局,但終至小玄界劫難,蓬萊圣地到底以道宗為底線,在他眼里縱然是壞人,不過是立場問題罷了。
人間有私。
其道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