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故事。
是時代的落寞。
顧余生站在歷史的塵埃和灰燼上。
“啊!”
少年張開手臂,以嘶啞的聲音回應天地英魂,族群的悲憫由心間發出,人終究無法獨自生活,離不開大世的煙火與喧囂,他悲嘆的,是絕大多數人無法選擇的大世命運,他內心明明知道,人族,妖族,魔族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可他的內心是如此的‘狹隘’,無法像圣人一樣可以遵從天道秩序,不偏不倚,他只愿人間沒有這樣的悲慘,人族不再有這樣的創傷。
渡魂!
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那年,他和莫晚云已經做過相同的事,如今在這片荒蕪的世界,又將重復做一件事,他取出當年抄錄的往生經,一遍遍誦讀,佛家悲憫渡人的經文化作梵梵圣音在天地間回響。
那些在幽冥魂火內不滅的靈魂終于得到解脫,安息,成千上萬的人族靈魂在烈火之中化作銀色星辰,靈魂之眾,讓天空驟然一暗,常年難見雨云的世界烏云沉沉,電閃雷鳴,顧余生看著漫天升騰的靈魂,心中一動,雙手一合,靈魂深處的諸天浮屠和道宗九層道塔顯化,在熾熱的黃沙世界化作兩座還魂塔,他又取出蘊養很久的木劍,打開通往彼岸的門,無數靈魂得到顧余生的相助,紛紛飄蕩著進入輪回之門。
這一刻,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變得無比的厚重,消失在漫長歲月的靈魂在這一刻得到完整的釋放,整個過程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晚上,大地的幽冥之火漸漸熄滅,堆積如山的累累白骨化作塵埃消失在天地間。
那一卷抄錄的往生經本來只是尋常之物,但經過無數靈魂的洗禮,每一個經文都充斥著佛宗最為神圣的力量,成為渡化靈魂的無上功德。
銀月當空,那橫貫長河的兩尊石像依舊屹立在天地間,夜風吹來,清涼之意逐漸撫平顧余生內心的躁動,河的那一頭,青山綠林越發真實,不再是蜃樓幻境。
顧余生以肉身端坐于浮屠和九層道塔之上,看無數人族靈魂進入輪回,持續了大半天的輪回之門,黃蒙蒙的陰冥氣息已開始侵蝕現實,值守在輪回之門的陰差引魂者,似乎也被眼前如此之眾的靈魂深深震撼。
至三更時分,沉睡于黃沙之下的靈魂漸漸變得稀少,輪回之門漸漸關閉。
顧余生的精神也處于虛弱狀態,黃泉世界與現實之間的次元交至也在至陰時刻彌合,兩名引魂者緩緩抬起手,做出關門的動作,在輪回之門快要關閉時,顧余生朝兩名引魂者抱拳,左手掌心一動,各自擲出兩枚平安錢。
“打擾了。”
顧余生秉持初心,將兩枚平安錢作為報酬,目送二使靈魂散去。
從未與顧余生說過話的二使卻一改過去有過的眼緣,聲音雖然從地獄傳來,卻無比恭敬:“尊上以身塑功德,我們二人沾您的光,省去千年渡魂之功,臨行時有一言相贈,您的靈魂被人種下印記,若要徹底洗去,必須找到傳說中的凈魂池洗練靈魂,否則無論身在何處,都會被人盯上,您的靈魂現在正在被追蹤,敵人將至,您可速去彼岸,我二人替你擋了這一回,此間密事,不可為人知……”
顧余生聽見兩名引魂使的話,立即收了所有顯化神通,幾乎同一時間,他只覺沉睡在元胎內的天魂如同嬰兒驚醒,惴惴不安,頭頂的太乙虛空,好像有一只無形的眼睛在搜尋自己,很多年未有的驚魂之感縈繞心頭。
“多謝。”
顧余生也是果決之人,抱拳朝漸漸彌合的黃泉之門揖禮,憑借強大的生存意志,向著前方的長河天橋遁去。
天空的烏云并未散去,銀色的雷弧頻頻劃過天空,當顧余生御劍至兩尊石像舉手擎舉的天橋時,一股神秘的力量讓他無法再遁空,只得落在長河之橋上徒步前行。
轟隆!
閃電劃破黑夜,顧余生前行間低頭看去,才發現腳下的天橋,竟是一根長長的脊骨,脊骨距今已不知有多少歲月,可它散發出的蠻荒氣息,依舊讓顧余生如置身于兇妖亂世的荒古世界,神海之中,不同的大妖兇獸嘶吼著,不斷發出震顫靈魂的驚叫。
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