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里長親隨,豈能如此不堪!”
雖仍在拒絕,王宣卻笑了。
語氣相比先前怒斥,明顯已有變動。
縱橫官場多年,王宣豈能不明白,對方亦是心動,該增加籌碼了。
擊掌聲響,大門推開。
五名身段裊娜,容顏白皙精致的女子一字排開。
后方仆役手中托盤遞上,王宣親自拉開。
金燦燦十余錠黃金,厚厚一疊田契赫然展露!
這一刻,莫柱竣怔住,旋即轉頭,目光掃過女子,黃金,田契,年幼時期的貧瘠和寒酸讓他貪婪之色幾乎壓抑不住。
王宣端起茶杯,悠哉游哉笑著,再度開口。
“這些只是蘇大人的誠意,若莫將軍愿意,事后另有重謝。”
“何況只需莫將軍帶魏昶君前來,我們不會傷害魏大人,只是和他商討與光同塵,也算全了將軍忠義,如何。”
良久,莫柱竣瞇起眼睛,聲音嘶啞狠辣。
“可!”
直到王宣大笑轉身,莫柱竣亦看著夜不收傳來消息。
六軍總長,啟蒙部,民部官吏過年之地,定于洛石村。
想到該地窮鄉僻壤,莫柱竣眼眸閃過一絲厭惡。
“竟定在此地。”
片刻后,莫柱竣叫來管事,倨傲開口。
“取白銀五百兩,楠木家具一副,玉雕錦鯉一對,美人六位,隨吾前往洛石村。”
是的,這便是他為里長準備之禮。
洛石村。
昔日此地民不過百戶,道路崎嶇泥濘,田地荒蕪,莊稼零星。
然隨魏昶君崛起,此地開始出現變化。
鄉道由青石修葺,即便雨雪連綿,依舊寬敞平整。
玉皇廟鎮養殖豬牛雞鴨,亦開始販賣至此,往來百姓討價還價,絡繹不絕。
由于此地更有魏昶君母親程氏主持展開棉紡織作坊,此地除農戶外,更多了不少女工。
田地也開始大面積拓展,山地貧瘠處種植紅薯土豆,肥沃之地則種植麥子蔬菜,還有少量開辟區域則是規劃為棉花種植。
火器作坊雖然在先前魏昶君與民部商議后搬至沂縣,鐵器作坊也搬遷至來縣,但卻為此地留下了不少鐵匠技術傳承。
小小村落內,鐵匠作坊叮叮當當,生產著鍋碗瓢盆,農具犁頭,一片火熱。
沿著鄉道一路向前,最南端便是昔日魏昶君主持建立村塾,加入紅袍軍者,家中孩童子孫均可至此無償讀書。
如今朗朗書聲,于雪花中逸散出極遠。
魏昶君慢慢沿著村道行走,如今身上穿的,依舊是兩年前棉紡織作坊首次制作的那批棉襖。
如今他眼底帶著幾分滄桑,一路走,一路看。
看農戶笑吟吟準備新年,屋檐上掛著臘肉,少年站在凳子上,歪歪扭扭張貼春聯。
看老農手持荊條,大聲吆喝著俚語,驅逐雞鴨。
看穿著棉襖喜氣洋洋自身邊路過的老老少少,大聲議論田地收成,自家糧食存了多少,又賣了多少。
直到最終,腳步停下。
深邃眼眸倒映出虞家老宅。
昔日地主宅院,如今已被拆了重建。
魏昶君抬眼,雪掩視線,他便那般孤獨矗立,任由大雪埋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