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遠遠看著圍觀百姓,眾人所看的正是剛剛張貼的告示。
有秀才看著,神色復雜,對鄉親們解說。
“這紅袍銀號了不得啊。”
“銀貨通兌,整個山東六府,只要你在任何一家紅袍銀號存進銀兩,同樣也能在任何一家銀號取出來。”
“日后若是想要趕路去江南各地,再也不必擔憂身上銀兩被劫掠。”
“甚至還能通過該銀號給身在其余各地家人送去錢財。”
“若是這紅袍銀號開遍大明......”
一眾百姓難以置信看著,議論聲越來越大。
知縣同樣看著,點頭,目光明亮。
如今不僅有總督背書,還有朝廷運送糧餉一事。
可想而知,當此事普及各村鎮,將會吸納多少百姓存銀。
彼時。
南直隸,安化縣。
十余名商戶看著面前三箱田契,有些失神。
不是他們未曾見過田契,這些田契在他們面前甚至不值一提。
但這批田契是怎么來的,才是最震撼的。
有人透過酒樓窗口,看向街道對面剛剛開張的紅袍銀號。
“在東昌府存契,至此地取出?”
“對方只收取了三成費用?”
這些意味著什么?
如果災年,他們甚至可以帶著田契直接抵達江南各地,不會被人劫掠。
等到大災退去,他們還能帶著田契,甚至銀兩全部返回。
紅袍銀號這一項承諾,用在韃子殺過來,流賊攻城,甚至天災之年,朝廷緝拿中,最大的效果便是避禍。
而現在,安化縣周邊真龍軍虎視眈眈,想要將財物全部轉走,完全可以通過紅袍銀號!
十幾名商戶眼底慶幸,匆匆折返,開始安排各項事宜。
與此同時。
登州府。
年邁的黃公輔目光平靜,翻閱賬本。
今日軍戶存下銀兩愈多,這些邊軍存下銀兩昔日放在錢莊,沒過多久便被扣除的差不多。
本就銀兩不多,家人更是難以獲取。
但如今,經過數百名軍戶存下銀兩,修書讓家人測試之后,存銀軍愈多,一日竟有千余人。雖然是因為剛剛開始之緣故,但也足見發展趨勢。
一切鋪開,如今即將入夏,青州府。
聽完各地匯報,魏昶君沒說話,手指無意識敲打桌面。
如今紅袍銀號運營勢頭很好,但各地錢莊并不老實,小動作不斷。
北地三分利當鋪橫行,貸款利率很低,竟有分化經濟構建基礎事態。
這些人背后赫然是東林縉紳,閹黨之流。
彼時魏昶君淡淡開口。
“傳令,第一,紅袍銀號放貸,月利半息,但要求商戶有當地百姓連環擔保。”
“第二,紅袍商鋪粉條,棉花等特產,定下額度,一旦大批量購買,必須通過紅袍銀號貸款支付貨款,否則禁止售賣!”
貸款采購,低利率。
看到官吏前往傳訊,魏昶君冷眼遙望京師與南直隸兩地。
東昌府經濟興盛,銀兩需求很大。
能貸款利率更低,這些商戶絕不會選擇其余錢莊。
而青州三府特產,將會徹底撕開錢莊口子。
昔日軍政對決東林黨,閹黨,今日,經濟上再度對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