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搖晃,逐漸停下。
風雪愈大。
如今在青州府,即便紅袍軍每日配合百姓清掃官道,依舊有積雪堆積。
寒意刺骨,刀風鋪面。
魏昶君裹緊身上老舊棉襖,也在看著城中百姓。
雖然緊皺眉頭擔心莊稼,但目光所及,百姓都穿著棉襖,生活至少沒有昔日那般朝不保夕。
呼。
呼出氣息頃刻化作一道白霧,魏昶君邁步,抵達莒州城外。
這次冒著大雪,乘車一路前來,正是為了工業革新之后。
“參見里長!”
或許是因為這幾年管轄火器研發匠人愈多,昔日流民中那個白發老鐵匠,也逐漸有了幾分氣度。
赫然正是火器代表,劉方。
劉方身后,則站著一名青年,眉宇間書卷氣十足,姿態精干,同樣拱手行禮。
魏昶瑯。
昔日少年跟在劉方身邊學習幾年,已成熟許多。
身為三府總督胞弟,如今姿態平和,并無傲氣,甚至許多人都并不知曉他的身份。
魏昶君抖落一身風雪,點頭,帶著二人和閻應元坐在柴盆邊。
“爾等可知曉登州毀田造水之事?”
劉方聞言,神色肅然,眼底也帶著幾分激動。
“知曉。”
“老朽曾親自前往查看,方知水力捶打,轉筒帶動器械之力,可謂無窮。”
“其中多處機關精巧,若是用在火器基礎制造上,恐怕產量能提升十倍不止!”
彼時魏昶瑯同樣眼底期待,在火器營這些年,對器械制造已經徹底著迷。
任何能夠提升研發制造器械效率之物,都能讓他全神貫注。
“今日叫爾等前來,正是為新式火器研制。”
“紅袍銀號逐漸擴向登州,萊州二府,青石子率領真龍軍也已經向兩地蔓延。”
“而這兩地,都有天然港灣,北可通遼東諸地,東可至海外諸國,一路向南,則可沿大明邊緣貫通江南。”
“雖暫時未徹底掌控,但未來將會是戰略要地。”
“如今各類火炮,爾等以為如何?”
迎著魏昶君審視目光,劉方皺眉思索,整理片刻。
“虎蹲炮質量不斷減輕,馬匹亦可攜帶,但威力不足,射程不遠,適宜中近距離兩軍交戰,大規模覆蓋彈幕。”
“紅夷炮雖射程極遠,但重量不便移動,適宜守城。”
魏昶君點頭,目光深邃,看向登州,萊州方向。
“未來之戰,火炮大威力,便攜,運輸都是重點,尤其是海戰,必不會拘于接舷白刃,而是用火炮交鋒。”
“所以,吾等必須有一條不完全借助人力,可以進行復刻量產的火炮制造生產線!”
紅夷炮之所以傳來,正是因為海外各國用于船只炮戰,明末大明封鎖海岸,已經逐漸要被海外追趕上。
雖然之后歷史上鄭芝龍依舊能與海外諸艦隊交鋒并壓制,但火炮發展,一步慢,步步慢。
劉方肅然點頭,閻應元則是激動握拳。
里長開始考慮海戰,所為者何?
無非韃子,朝廷,亦或是......海外諸國!
魏昶君提出火炮建設,最先需要解決的便是產能和鍛造。
地點被定在罪匠所在地下工坊,蒙陰縣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