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橋梁鋪設,隧道挖掘,目前都在進行初步測試。”
“另外,算籌部上報,鋪設鐵軌需考慮除地質水文外,還有天氣,如今大明常年下雪,形成大面積凍土,但若氣候恢復正常,則土質影響也會隨之改變。”
黃公輔所說,基本上都是之后的問題。
蒙陰城和莒州修建勘測不算太慢。
魏昶君也不意外。
畢竟之所以將最初正式投入運行的鐵軌鋪設規劃在蒙陰城到莒州,也是因為要給足夠時間讓他們適應。
民部,算籌部勘測匯聚大量各地選拔工匠,甚至對水文氣候有所研究的讀書人。
如今進展還算快。
只是工期也許無法按時完成。
魏昶君點頭,也開始參與其中。
勘測持續十余日,按照四百年后記憶,魏昶君先后提出分段建設,分段勘測,分段管理的辦法。
大致完成線路勘測后,一邊鋪設,一邊研究解決問題。
這種方式也是借用漕糧運輸方案。
這一日清晨,魏昶君疲憊但站得筆挺,宛若一桿鐵槍,鋒銳迫人。
黃公輔,閻應元及一眾工匠也攥著手里圖紙,激動看著前方。
今日是蒙陰-莒州段鐵軌第一段試通車。
焦炭燃燒,鐵軌上,沉重火車開始冒出滾滾濃煙,發出尖銳呼嘯,隆隆聲響震耳欲聾。
隨著鐵軌緩緩啟動,門外寒風呼嘯。
和之前蒙陰城外試通車不同,此次火車上還裝載了大量糧食,物資,棉布,沉重至極。
首段路程全長三十里。
隨火車開始加速,帶著物資,兩邊景色開始飛掠后退,幾乎堪比極快的馬車全速奔馳。
盡管魏昶君于四百年后見過風馳電掣,但現在,這里是大明。
火車運行到如今程度,已經算是很快。
黃公輔,閻應元等人則更為激動。
巡山輕騎總長陳鐵唳攥緊拳頭,看著外界,神色興奮。
“往日總說騎兵輕快,日夜奔襲,幾可抵兩三百里之外。”
“這火車如今雖未必比縱馬奔馳更快,但騎兵抵達遠處,難免人困馬乏,無力廝殺。”
“若是能乘坐火車前往各地馳援圍剿,只怕如神兵天降,便是韃子快馬,也難以抵擋!”
他想要做的,是如藍玉一般的天下名將。
火車帶來的快速運兵,給未來戰場帶來的,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戰術戰略變化!
圍剿,穿插,偷襲,馳援,冷兵器廝殺數千年的歷史,將會徹底改變!
相比之下,火繩槍兵總長岳豹則更為激動。
如今青州三府紅袍軍,均裝配有各類火炮。
其中殺傷力強大的大口徑火炮,紅夷大炮在劉方等人手里雖然屢次革新,但依舊沉重,只能用于守城。
如果運用火車將之運送到野外戰場,又該是何等場面?
如果說各軍總長思考的是如何用之于戰場,黃公輔等民部管理則更為激動。
“有此火車,未來東昌府,甚至青州三府,只怕要被各地商會搶破頭也要加入其中了!”
“第一,火車不畏山匪流寇劫掠。”
“第二,運送速度逐漸變快,則天南海北鮮貨則不懼腐朽。”
“第三,運送量極大!”
“火車通車,大勢可成!”
這一日,莒州內外歡慶,火車首段,正式通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