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盤旋,將血漿凝為冰霜。
王旗抹了一把臉,興奮幾乎壓抑不住。
岳豹獰笑著,陳鐵唳面無表情,只是鉆進了手里的長槍。
青石子依舊穿著道袍,背負雙手,眼底赤誠明亮。
洛水老道愈發蒼老,從容邁步,站在魏昶君身后,冷冷看著面前宣旨眾人。
黃公輔,周愈才,夏允彝,閻應元,吳同塵,保庵錄......齊齊邁步,氣息如同山岳。
袁德潛忽然驚覺,無人驚嘆。
似乎所有人,聯同青州三府的百姓都毫無意外。
他心中隱約生出一個大膽而瘋狂的念頭,但他不敢想,只是心底涼意蔓延,幾乎讓頭皮炸開。
魏昶君依舊笑意溫和,一如先前對十二名監軍太監開口時溫潤模樣。
彼時他轉過目光,看著袁德潛。
袁德潛做為宣旨太監,站在此處,便代表天子顏面。
“袁公公,隨吾走走,如何?”
袁德潛看不懂魏昶君眼底那抹笑意意味著什么,他只能僵硬點頭,跟在其身后。
人群散開。
除了來往商隊以外,便連百姓,也懶得理會城門殷紅。
看著遍地尸身,穿著棉袍的孩童抬頭詢問父親。
“魏大人為何要殺了他們?”
那名農戶拍著孩子腦袋,聲音帶著前所未見的兇狠。
“聽到圣旨了嗎?”
“皇帝要調魏大人和韃子拼命。”
“到時候換來新的狗官,咱的日子便又回到以前了。”
“別說穿棉襖,連帶著飯都吃不上,又得逃命去。”
“別忘了你娘是怎么死的,哼,魏大人不殺他們,早晚咱們成了亂民,也得宰了這些狗官!”
他說話甚至不曾避諱,光明正大。
周邊不少農戶也冷冷瞧著那些尸身,神情狠戾。
站在一旁的閻應元回頭掃過百姓,神態平靜。
農戶不懂政治上的廝殺,但他們至少知曉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
數千年歷史恢弘綿長中。
漢人百姓便是如此,一心只想活著。
若連活命的路都不給,于他們而言,大家就都沒必要活著了。
這才有大秦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有東漢末年那場震撼天下的民亂,有元末那個殺出重圍的乞丐......如今的大明,何嘗不是如此?
這次魏昶君不曾有任何隱瞞,帶著袁德潛前往的第一處,便是東昌府外集結的紅袍軍營。
軍營肅穆恢弘,燒制的紅磚休憩成浩蕩院落。
外圍五里外便能見軍堡聳立威嚴,堡墻上駐守紅袍軍壯碩,挎刀背弓,殺氣騰騰。
堡墻口子靜默堆砌的三尊虎蹲炮讓袁德潛眼皮子狠狠一跳。
大明能得到重用的太監,多半都需要知曉部分軍事。
火炮自然是其中相當重要部分。
但即便是如今傾大明舉國之力馳援的關寧軍等邊軍,尚且做不到配備這許多火炮。
這可是軍堡,不是縣城!
隨魏昶君一路向前,直到抵達校場,袁德潛神色徹底駭然。
隆隆聲響徹,但并非戰馬奔騰。
袁德潛首次見到列陣軍卒能有這般威勢。
僅僅四百人陣列,邁步之間,居然給人一種地動山搖之感。
整齊步伐,井然陣列,宛若一體。
這般軍陣,大明未有,韃子也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