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有余,里長依舊是昔日那個心里只有百姓的里長。
他也依舊是那個永遠跟隨,守護初心的道士。
閻應元腦海中浮現出昔日抵達莒州前,一路走來所見所聞。
他不意外魏昶君會做出此等選擇。
如今他只是笑著,眸中倒映風霜。
若這世間沒有里長這等人,他又會如何?
或許會在大明大勢傾頹時起身,奔赴戰場。
也或許會在韃子肆虐時,死守某座小城,為大明漢人守一守萬里江山?
夏允彝眼睛明亮的幾乎發光。
昔日他只是一個不得重用的讀書人,整日價和社內好友憂國憂民。
他想過有朝一日,或許大明用得上他,故他便可舍命。
自大宋崖山海戰之后,民族意識開始覺醒。
韃子若想攻入漢人江山,則必將引發拼死抵抗。
屆時他也許也會是其中一員。
然后守住漢家江山之后呢?
他沒想過。
是不是繼續看著那些官吏,縉紳,地主將百姓敲骨吸髓?
但現在,跟隨里長,他見到什么叫真正的安居樂業。
那些百姓活的好好的,能穿得起棉衣,吃得起飯,看得起病,更重要是,讀的起書。
他忽然很想看看許多年后,這些百姓民智全開,會是怎樣景象。
畢竟自歷史記載迄今數千年,亙古未有。
他很象從里長手中看到這個世道。
所以,腐朽的大明不能存在,必須掃清。
許多官吏都在笑。
如同魏昶君說的不是殺頭掉腦袋的營生。
魏昶君也在看著,平靜從容,目光從每一個官吏臉上掃過。
這是他首次在所有人眼中看到那團火。
那團本該在三百年后出現的火。
那團,足以燎原的火。
他們是官吏,但不是縉紳,沒有階層。
他們會因為最初的理想,和自己,和百姓并肩攜手,改變這個世道。
這一刻,魏昶君開口,聲音洪亮銳利,像森冷刀鋒。
“青石子,率登萊二府真龍軍,造反!”
“同時拉攏逼迫李自成,攻打南直隸!”
“諾!”
“陳鐵唳,率軍運送資源,脅迫張獻忠,率兵攻河北!”
“諾!”
“王旗,率南直隸安化縣真龍軍反!”
“諾!”
“岳豹,傳訊曲城麻桿軍反!”
“諾!”
“洛水,令合肥祈活軍反!”
“諾!”
風雪呼嘯中,一道道命令下達,直至最后。
魏昶君目光似乎穿透風雪,看到如今這個暮氣沉沉的王朝。
烽煙兇立,自青州起,吞天下之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