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放箭!”
“火繩槍預射!”
紅袍軍前陣百人師嘶聲怒吼。
先是三排火箭手仰角拋射,但箭矢沒入濃煙后毫無聲息。
鑲白旗沖鋒時將楯車蒙上浸濕的牛皮,硫磺煙又干擾了火箭引線。
眨眼間血面騎已突至五十步內,前排死士突然點燃馬尾綁縛的油布,驚馬化作火球撞向鹿砦!
又是慘烈的纏斗廝殺。
鑲白旗和鑲藍旗完全不一樣!
鑲白旗各騎獵營做好了準備,之前針對紅袍鐵騎多次模擬了戰術。
紅袍軍巡山輕騎堆積的左翼車陣瞬間崩裂。
藏身楯車后的鑲白旗火銃手趁機推進,三人一組操作架在雪橇上的抬槍。
這種長達八尺的重型火器,發射的鉛彈能貫穿兩層偏廂車板。
彈雨過后,紅袍軍十二門虎蹲炮的炮盾千瘡百孔,裝填手暴露在殺傷范圍內。
“換子母彈!”鑲白旗甲喇額真揮動狼牙箭旗。
抬槍手突然撤下常規鉛彈,換裝內藏鐵蒺藜的開花彈。
首輪齊射炸響時,三百枚蒺藜呈扇形覆蓋炮陣,正在搬運火藥桶的輔兵成片倒下。
有個紅袍少年裝填手被鐵蒺藜扎穿腳背,但也咬牙拖著血痕繼續填藥,直至被第二波彈雨撕碎。
“起閘!”
紅袍軍百人長李鐵柱劈斷絞盤鐵鎖。
十座箭樓頂部的鐵鍋轟然傾覆,赤紅鐵水如熔巖瀑布奔涌而下。
從月初鑄造的鐵爐就連夜熔化之前四千斤清軍破碎戰甲,混著運河碼頭運來的生鐵錠和各種金汁。
形成了最熱冒泡的混合鐵水。
這種造價昂貴,太麻煩,所以很少用。
因為防止大清的戰車推進,才準備了一些。
于是伴隨噗嗤的爆裂聲。
混合鐵水爆開。
首當其沖的鑲白旗楯車被鐵水澆透,包鐵木盾騰起青煙,藏在車后的火銃手瞬間化作焦炭。
一匹血面戰馬在各種混雜的金汁鐵水中哀鳴翻滾,熔化的馬鎧與血肉黏連成猙獰的鐵雕。
馬上騎士半身已成白骨,剩余半身卻還在機械地填裝火銃。
更駭人的是鐵水接觸冰面引發的爆炸!
蒸汽與金屬碎片橫掃三十丈,清軍隊列中騰起數十朵裹著人血的鐵花。
“飛雷騎,上!”李鐵柱踹開燒紅的鐵鍋殘片。
現在紅袍軍的戰場到了!
三百巡山輕騎從側翼雪溝躍出,馬鞍兩側懸掛的神火飛鴉引線嘶嘶作響。
這種改良自前朝的火器,木制鴉身內藏三斤火藥與三百枚破鐵屑。
騎兵在三十步外點燃引信,借著馬速將火鴉擲向敵陣。
鑲白旗陣中頓時綻開死亡之花。
爆裂的鴉身將鐵屑推至音速,穿透重甲后仍能鉆入血肉三寸。
有鑲藍旗炮手被五枚鐵屑貫穿胸腹,倒地前疼的不斷難受,只感覺肚子火燒一樣疼。
后續沖鋒的鑲白旗死士還在沖鋒。
這是冷兵器的狂歡,也是熱武器的首次殺戮。
大清準備了幾十年的底蘊。
紅袍五年底蘊。
才展開了這場廝殺。
“火銃隊,平射!”
李鐵柱的令旗已被燒剩半截。
他身后殘存的三百火繩槍手棄用支架,直接以跪姿抵肩射擊。
..——告知讀者「自崇禎元年冬初,魏昶君生產鏈真正成型在崇禎四年,實際生產力在莒州青州兩地,受限于生產力和原材料的限制,加上造反太快,所以才有上述戰績,關于大清戰力,清兵戰力并不甚強,但穿越者碰到清兵集團化規模最凝聚的時間,生產力即一切」
「穿越者本可以繼續茍,但天下人死太多了,因為無辜戰亂波及,所以在啟蒙部戶部民部各大商討選擇七年成事」
「接下來將會是真正生產力爆發的黃金時代」
「也想征詢讀者想法,關于主角政體方向和國號選稱」
「敬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