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踏足火車,李自成仍有一種不真實感。
他下意識跺腳,腦海畫面依舊沉浸在之前,那個發出隆隆聲響,如同巨蟒蜿蜒的畫面。
他這才反應過來。
之前那些工匠和讀書人在建造的東西,似乎正是火車下方的道路。
于是他愈發瞪大眼睛,以至于伸手觸碰火車鐵皮的時候,都有些小心翼翼。
他是親眼見過火車下方道路上的鐵塊的。
那些鐵塊能承受如此重量,若是鑄造兵刃器械,又該如何?
他甚至不敢想,一塊小小的鐵塊背后,承載的是怎樣的鑄鐵技術,怎樣豐富的礦產資源,怎樣磅礴的人力調動。
在李自成手底下的義軍都拿著木棍鋤頭打仗的時候,魏昶君已經用如此海量的鐵塊,開始締造不可能!
轟!
黑煙冒出,盧象升坐在椅上的身影一晃。
窗外的景色開始一點點后退。
多次改良的蒸汽機伴隨恢弘聲響,迅速啟動。
巨大的力量推動裝載著沉重貨物和許多人的火車,前行!
盧象升轉頭看向窗外。
建筑開始飛掠,越來越快,甚至比最快的馬車還要快一倍不止。
那些山水在這樣的速度下不斷后退。
這種不真實感,讓盧象升下意識攥緊了拳頭。
原來,這個世上真的有能推動如此沉重之物的力量。
不要牛馬拉車,不要人力推動。
一路奔馳,奔赴蒙陰!
“是真的......是真的......盧象升蒼老嘶啞的聲音喃喃,瞳孔里浮現出近乎狂熱的光彩。
魏昶君之前說的,都是真的!
“若是將這火車架設到大明大江南北,兵馬運輸馳援之神速,無人能敵,更不必提運輸糧草中,輔兵消耗。”
“但不知這火車使用何等資源推動?耗費幾何?”
盧象升暢想中,也開始分析,目光灼灼,看向魏昶君。
端坐椅上的魏昶君聞言開口。
“火車運行,依靠水力推動,燃燒資源,自是焦炭。”
焦炭,便是這個時代對煤的稱呼。
事實上大明已經有不少人在使用煤礦,但因為其燃后有毒,百姓不明其中道理,多畏懼寒冷,不開門窗通風。
故而只有最貧困的人家才會使用取暖,有錢的地主縉紳,均燃木炭。
“焦炭?”
“這......”
盧象升想不通究竟是如何通過焦炭推動火車前行,張獻忠和李自成就更不明白。
但這不妨礙三人看的眼紅。
張獻忠更是緊隨開口。
“此物不光關乎軍事,更關乎民生。”
自遭遇大明圍剿,渡過黃河,抵達川中后,張獻忠也致力于民生治理,自然看得清楚。
“此物運載量及速度,每日幾可供應一座下品縣消耗。”
“若運用于商業民生,速度更快幾分,則可以于京師食福州海味,于瓊州遼東山珍,其中珍美鮮貨,自然奇貨可居。”
“而此火車若遍布大江南北,九州諸地,該是何等繁華?”
張獻忠一番話,讓李自成,盧象升楞住,旋即眼中爆發驚人光彩!
盧象升情緒復雜,看向始終淡然自在的魏昶君。
他本以為大明和紅袍軍的差距,只在軍隊和官吏上。
只要官吏不貪墨,將士們上行下效,無不用命,則未必不可和紅袍軍正面一戰。
然而短短兩三日光景,竟是看到如此之多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