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魏昶君帶著手里輿圖,規劃,前往東昌府衙。
“召集民部,監察部各官吏,前來議事!”
隨侍夜不收拱手行禮,迅速離去。
彼時東昌府衙后堂,黃公輔,閻應元兩人為首,夏允彝,吳同塵,周愈才諸官吏迅速抵達。
魏昶君將輿圖下發,同時下發的,還有各類規劃。
“如今各部進展如何?”
率先開口的是周愈才,老書生雖已年邁,日日操勞,事必躬親,但神態反而愈發年輕,充滿干勁。
“里長,如今東昌府,青州府工業區均已建設完成,并開設多家官府工廠于其中,包括棉紡廠,肉類加工,冶煉鋼鐵,道路建造材料等廠房,如今均已投入生產。”
“濟南府工業區也已完成七成廠房建設,目前已有棉紡廠等廠房投入設備,最多半月即可投入生產。”
魏昶君點頭,并不意外。
青州府是紅袍軍大本營,發展迅速理所應當。
東昌府做為商業中心和經濟中心,影響極大,設備最先進,資金來源最多,不必多說。
但現在濟南府做為最后納入掌控之地,修建的竟然也相當迅速,就不得不提東昌府百姓生活姿態了。
自從有了工業區,登萊二府百姓蜂擁而來,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調動物價上漲。
往往一間工業區旁的店面便能租上以往五六倍租賃價格,濟南府上至官吏,下至百姓,無不眼紅。
畢竟官吏需要政績考功,百姓需要發家致富。
因此當民部官吏發布消息,要修筑工業區時,不少百姓寧愿放一放家里的農活,也要來趕進度。
大致了解之后,魏昶君看向黃公輔,周愈才幾人,聲音平靜。
“眼下大清不足為慮,大明也氣數將盡,接下來,便是放眼山河”
“之前諸位始終在山東諸府治理民生,但最遲兩年內會有新命令,大家都記住輿圖上各州府特產資源,以及發展方向。”
“此乃召集爾等的第一件事。”
魏昶君話音落下,黃公輔,閻應元幾人都眼底亢奮。
沒人比他們更清楚紅袍軍的實力,如今大明所有的精銳匯聚山東,大清已被打殘兩旗。
里長終于決定規劃之后發展。
閻應元甚至已經在想象如何治理松江府等諸地,屆時達到如今山東諸府,又需要多久。
就連一貫老邁沉穩的黃公輔手都忍不住哆嗦著,激動的大笑起來。
他等這一日,等了太久。
天下終于快要太平了。
而這只是一件事,眾人迅速收斂情緒,興致勃勃的看向魏昶君。
“第二件事,既然諸位都已經知道各地礦產資源與狀況,如今便需要民部開始發力。”
“按照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劃分,各自研究特產資源開發方案,整理成冊,落實到具體如何開采,人力安排等細節。”
“另外,焦崇恩。”
被點到名的焦崇恩興奮起身,拱手行禮。
赫然正是昔日被魏昶君點名負責工業區建設人力資源代表的落第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