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明朗,蹴鞠場上軍漢們還在呼和助威,吼叫的臉紅脖子粗。
看臺上,魏昶君聲音冰冷,殺意刺骨。
他可以將大西軍,闖軍,明軍看作自己人,但大清絕對不行。
這群人廝殺,最多也只是殺一殺流寇頭目,地方貪墨官吏。
但后來的大清入關之后,揚州,嘉定,濟南府......彼時他繼續開口,周愈才也開始取出一份輿圖。
“所謂哀兵必勝,雖然紅袍軍自信能全殲大清于此,但平白折損莫如消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紅袍軍在鑲紅旗佯攻時開始交戰,紅袍軍各部則會繼續包圍,擠壓大清生存空間,如此一來,大清必按照之前紅袍軍兵力排布,尋找最薄弱路線逃離,但他們絕不會選擇直接逃往遼東的方向。”
“皇太極用兵多奇,部下皆是能征善戰,故若想要徹底撕裂該陣營,紅袍軍則必須放開一道口子,在禹城平原北側一百三十里處,如開閘泄洪,佯做不敵。”
“如此一來,大西軍和闖軍可在東西兩側率軍鑄造銅墻鐵壁,明軍則依靠山林地形,負責截斷北側最后退路,阻止大清騎兵沖鋒。”
“如此一來,大清以為自己沖出紅袍軍包圍圈,便會從必死的決心中放松,三方兵馬趁機圍剿,紅袍軍徹底收攏斷口,從禹城平原方向開始炮火覆蓋,之后四面兵馬能否固守陣地,便要看諸位了。”
魏昶君簡單描述了大致計劃,盧象升,張獻忠,李自成三人均是眼前一亮,心頭火熱。
大清屢次南下出兵,廝殺劫掠,若是能將之精銳全殲于此,則遼東都司所設大清,形同虛設。
一時間三人均是冷冷點頭,只期盼運動會盡早結束。
趁著蹴鞠比賽中場休息時,焦崇恩也匆匆趕來匯報。
“里長,如今那位修筑道路的老秀才已經找到了,現在正派遣他到火車鐵軌修筑之地進行了解。”
“還有,他對水泥鑄路也有興趣,預估再過幾日,會前往山東三府各地進性實地考察,初步規劃的水泥道路修筑,在蒙陰縣城,一旦計算沒有偏差,他會負責培養人才,帶領將水泥道路初步鋪設到山東三府各地。”
焦崇恩格外興奮,水泥完成實驗后,眾人都親自檢查過,此物堅固程度和成本,無疑是各類材料道路中最為節約的一種。
若是能將這些水泥道路鋪設到整個山東,則紅袍經濟體系必將再上一層樓,且配合火車鐵軌,各類運輸往來,糧草輜重,不言而喻。
魏昶君也在點頭,水泥材料的發現,是交通邁進的一大步,也是各類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但魏昶君也在看著新的匯報,焦崇恩離開后,抵達的赫然是天工院的魏昶瑯。
“里長。”
魏昶瑯依舊沒有稱呼兄長,如今他已長高許多,與魏昶君身形相當。
“鐵甲船已有了些許眉目,一月之前,初次下水測試,木質船只外包裹鐵甲,其中以改良版蒸汽機做為動力,進行推動測試。”
“雖然行走速度極慢,遠不及風帆,但能明顯察覺到推動力。”
“目前運用到其中的蒸汽機還有待調整,結構和線路都需要繼續改進,鐵甲船也不是完全鋼鐵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