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愈大,吹的馬背上的李大牛睜不開眼睛。
李大牛甚至記得娘在自己小時候總是告訴自己。
要遵紀守法,不能做錯事,不然官兵就會抓走你。
可他記得清楚,不是這樣的。
那一天遵紀守法了一輩子的爹娘,被大明官兵沖入院子里,搶走了所有的糧食,官兵們揮刀的眼睛,像是在看雞鴨。
十六歲的自己抱著爹娘還沒涼透的身軀,叫的聲音嘶啞。
“娘,咱不是沒做錯事嗎?”
可到底沒人回應他了。
那時候,他才終于意識到,陪伴了自己十幾年,養育了自己十幾年的爹娘,再也不會和他說一句話了。
若是天下當官的都按這語錄上來呢?.想到這里,李大牛像是瘋了一樣,咬著牙狠狠抽了馬一鞭子。
馬兒嘶鳴著沖進風雪,背上的紅布像一面旗幟獵獵作響。
紅袍軍會是天下最好的軍隊,他也是其中的一人啊。
吳三桂接到《紅袍語錄》時,正在攻打襄陽。
傳令兵單膝跪地,雙手呈上那卷被汗水染上的文書。
“又是什么新花樣?”
吳三桂皺眉嘆息,展開竹簡,身旁的祖大壽湊過來看。
兩人越看臉色越凝重,最后竟一時無言。
“見到百姓先問好,切記不能兇巴巴......”
祖大壽瞠目結舌。
他打了一輩子仗,哪里見過當兵的向百姓問好的道理。
“還不能兇巴巴......”
祖大壽手足無措的看向吳三桂,眼底疑惑。
第二天清晨,營帳外忽然傳來整齊的誦讀聲。
吳三桂甚至還沒和祖大壽思考出對策,掀開帳簾,看到數百士兵站在校場,一個京師便已編入安定軍的啟蒙百人師正帶著他們一條一條學習。
“變革到底,天下為公!”
將士們的吼聲震得樹梢積雪簌簌落下。
陽光映照下,那些曾經麻木的臉上竟泛著奇異的光彩。
“瘋了......都瘋了......”
祖大壽聲音發顫。
“這些老兵油子居然真信這個?”
吳三桂死死攥著文書,指節發白,他當天下午便親眼看見,兩個紅袍軍士兵把剛繳獲的銀兩悉數上交,只因為語錄上寫著繳獲歸公,更可怕的是,他們眼中沒有絲毫不甘,反而充滿自豪。
兩個老兵油子六七年前還在邊軍搶過百姓家的雞呢,如今走的時候脖子昂的老高。
“咱也沒想過,原來咱還能當一次好兵。”
“軍營那邊的大娘都不叫我軍爺了,叫我孩子,今早還給了一個饅頭呢,我沒要。”
兩人離開的時候臉上驕傲,吳三桂這輩子頭一次見。
這不是尋常的思想教導,吳三桂深吸了一口氣。
那位里長,要改的是人心。
此時,一個滿臉凍瘡的老兵蹣跚走過,懷里抱著剛領到的糧食。
看到吳三桂,老兵竟挺直腰板行了個禮。
“總長,今日俺按語錄上說的,幫老鄉修了屋頂,老鄉哭了,說從沒見過這樣的兵......”
四十多歲的老兵臉上掛著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他腦子里還是剛剛看到的畫面。
那家昔日窮苦的佃戶家,七八歲的少年學著自己的模樣站得筆挺,還羨慕的告訴自己,以后也要當紅袍軍。
他這輩子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那些半大小子的榜樣,于是那時候,自己只能不知所措的笑罵了一句,兔崽子。
吳三桂勉強點頭,待老兵走遠后,才深深看了一眼手里的紅袍語錄,終于只剩下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