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等看來,殺不如問罪,問罪之后,南方世家按照之前里長處置云南土司之法,徹底打散北上,種植開荒,而他們倉中糧食,則調派至北方諸地,以賑災之用。”
“南方。”
魏昶君突然起身,桌上的輿圖展開。
“南方氏族囤積的糧食,足夠養活整個北方三年。”
江南魚米之鄉素來富饒,土地肥沃,故而即便遇到天災,日子也是實打實的比北方要好過許多,這樣算下來,周愈才的想法倒是不錯。
一陣沉默籠罩了書房,所有人都知道里長在思索什么,在紅袍軍取得天下之前,南方諸多氏族每逢大明征餉之類,總以路途遙遠,損耗過大為由,拖延婉拒調糧北上的詔令。
不過如今,可不是昔日大明了。
魏昶君走到窗前,推開木窗。
冰冷的夜風裹挾著風沙飄進來,宛若盤旋在他心頭的陰霾。
遠處宮墻上,巡邏紅袍軍的火把如一條蜿蜒的火龍。
“老周說的不錯。”
魏昶君轉身,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既然南方氏族不肯自愿交出糧食,那我們就強行征調,不只是糧食,還有他們積累了幾百年的金銀、布匹、藥材......全部運往北方。”
黃公輔點頭,旋即又迅速皺眉。
“里長,南方若是生了心思....勾結那些大明余孽..要知道,那邊還有幾個逃亡的皇室宗親。”
“讓他們反。”
魏昶君的聲音愈發平靜。
“正愁沒有理由收拾這些大老爺,他們數百年來占據最肥沃的土地,壟斷漕運和鹽鐵,卻對朝廷陽奉陰違,這次陜北災情,就是上天給紅袍軍的機會。”
楚意的眼睛亮了起來。
“里長是想借賑災之名,推行第二批清剿?”
“不錯。”
魏昶君走回案前,手指在地圖上劃過。
“南方氏族勢力尾大不掉,雖然之前清理過一批,留下來的都是沒有欺壓過百姓的,可之前你們也看到了,清剿之后的權力真空,之后必定會滋生更多腐朽,若不整治,不出十年,這世道又會回到之前的姿態!”
閻應元咧嘴一笑。
“監察部早已掌握南方諸多氏族勾結前明地方官吏、私鑄錢幣的證據,只等里長一聲令下。”
“不可操之過急。”
楚意謹慎地說。
“南方氏族樹大根深,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建議分三步走,先以賑災名義征調物資,再逐步遷移氏族子弟北上,最后才是徹底拆分其勢力。”
魏昶君點點頭。
“也算老成謀國,但還要加一條,所有征調物資必須由紅袍軍押運,沿途若有阻攔,以謀反論處。”
周愈才思索片刻,這個昔日從蒙陰城便一直跟隨里長的老官吏指尖點著桌案。
“里長,我有一言,強征物資雖能解燃眉之急,但北方之困非一日之寒,若不建立長效機制,十年后我們仍會面臨同樣問題。”
“到時候,可未必還有南方縉紳世家給咱們清剿了。”
“說下去。”
魏昶君瞇起眼睛,周愈才所說的倒是不無道理,畢竟想要發展區域,光靠這樣的一夜暴富,終歸不能長久。
“我建議在北方興建水利,改良農具,同時從南方遷徙有經驗的農戶北上,傳授耕作技術。”
“天工院可以專門分出一支來,締造百姓農具發展。”
“現在的山東就有一部分已經投入實驗階段的農具,正在一步步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