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落石村已擴建數倍,青磚瓦房整齊排列,村口立著一座高大的水車,清澈的渠水嘩啦啦地流入田間。
曬谷場上堆滿金黃的麥垛,幾個孩童追逐嬉戲,手里抓著剛出鍋的饅頭,油香飄散。
村中央甚至建起了一座學堂,朗朗讀書聲隨風傳來。
魏昶君閉上眼。
他記得,自己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陜北的田埂龜裂的土地,手指摳進干硬的泥土里,卻連一滴水都擠不出來。
而山東截然相反,過連天連月,不見天日的陰雨。
那時候,村子里所有人都在盼太陽。
不是因為溫暖,而是因為陰雨天,霉變的糧食會讓人腹瀉至死,風寒會奪走最后一點生機。
“里長,該進城了。”
夜不收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魏昶君睜開眼,笑了笑,邁步向蒙陰縣城走去。
街道上人來人往,商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新到的江南棉布!結實耐用!”
“天工院新式鐵犁,翻地省力一半!”
“熱騰騰的肉包子!三文錢一個!”
他停在一個包子鋪前,摸出幾枚銅錢。
老板麻利地包好兩個肉包,笑容滿面。
“客官,趁熱吃!咱這肉餡可是用玉皇廟鄉養殖場的新式豬種養的,肥瘦相間,香著呢!”
魏昶君咬了一口,肉汁在口中迸開。
十年前,這樣的肉包,普通百姓一年,甚至一輩子都吃不上一回。
他繼續前行,路過縣衙。
曾經的縣衙破敗不堪,縣令雖不算貪墨,卻連同縉紳欺壓百姓成性,小吏有樣學樣,百姓告狀要先交門包,否則連大門都進不去。
而現在,縣衙門前掛著民部政務堂的牌子,幾個穿著整潔制服的文書正在門口接待百姓,耐心解答賦稅、土地等問題。
不遠處,一座嶄新的大醫館剛剛落成,門口排著長隊。
“里長,那是蒙陰醫館。”
夜不收低聲道。
“按民部的要求,各縣至少設一座大型醫館,百姓看病只需付藥錢,診費可免。”
魏昶君點點頭,目光投向更遠處。
玉皇廟鄉,曾經窮得連廟里的泥像都被饑民啃掉了半截胳膊,如今卻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忠心。
高大的廠房矗立在鄉間,牛羊養殖聲日夜不息,工人們抱著成捆的飼料進出,臉上帶著忙碌的紅暈。
左營村,過去因駐軍而得名,那時候他們紅袍軍才幾個人?不過是些巡田隊。
現在,這里成了鐵路樞紐站,紅袍軍的退伍老兵們組織起運輸隊,幫著村民將糧食、山貨運往各地。
傍晚時分,魏昶君終于回到了落石村。
村口的老槐樹還在,只是更加枝繁葉茂。樹下擺著幾張石凳,幾個老人正坐著喝茶下棋。
“這村子......變化真大。”
他輕聲道。
“那可不!”
老者似乎是新搬來的,如今蒙陰商貿發達,總有許多人搬來。
他得意地捋著胡子。
“自打紅袍軍來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去年村里通了自來水,再不用去三里外挑水了!今年還要建池子,聽說連澆地都不用挑了!”
魏昶君笑著,眼底溫和的看著這片土壤,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十年前,他在這里餓得啃樹皮。
十年后,他讓這里的孩子吃上了肉包子。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