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唯一能提供的就是空中支援和部分軍火援助,以及部隊從陸上盡快進入滇西,從背后夾擊松山、騰沖、龍陵的鬼子。
張弛在腦海中迅速思考,既然衛俊茹的打法和歷史上還差不多,那他也按原定計劃就好。
想到這里,他與譚志杰對視了一眼,輕咳了一聲,開口說道:“我軍主力部隊以機械化載具為主,直接翻越高黎貢山進入滇西,難度較大。”
趙子濯聽聞,臉色微微一沉。
在他看來,所謂的“機械化部隊”無非是些裝配卡車拉火炮、小坦克的部隊,第200機械化師那樣罷了。
所謂不適應山路行軍,聽起來更像是推辭的借口——實在是找不到其他理由不肯派兵夾擊鬼子。
當初200師血戰昆侖關不一樣大捷了?
張弛一看就知道趙子濯誤會了。
他心中無奈,暗嘆這種誤會并非孤例。
就好像未來在半島上遇到白鷹軍隊之前,志愿軍也曾對機械化部隊存在類似的認知。
所謂的機械化部隊無非就和白黨的五大王牌差不多,最多比它們強點。有點卡車、有點吉普、有點斯圖亞特輕坦、有點105、155榴彈炮罷了。
然而,當在半島上遭遇武裝到牙齒的白鷹陸戰1師與騎1師時,才知自己上了白黨的當,頓時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癥”,這一心病甚至持續到21世紀。
張弛的部隊顯然不是白黨的“卡車部隊”能比的。
他的部隊裝備精良,每個普通的步兵師都配有數百門迫擊炮和榴彈炮,而部隊士兵則普遍使用子彈消耗巨大的沖鋒槍與半自動步槍。
后勤需求極其龐大,彈藥、油料、糧食運輸全靠半履帶車完成。
如果失去內河航運或鐵路線的支持,就必須要全靠公路維持彈藥和油料的補給。
畢竟‘肩扛手提’和‘騾馬帝國’可供應不起機械化部隊。
更不用說裝甲部隊那些輕坦、中坦、各類自行火炮,只能沿公路或平原推進,一旦翻山越嶺,機械故障拋錨的概率將大增,極易陷入困境。
(半島一次作戰,白鷹陸軍全部沿公路推進,非常好猜測行軍路線,這才有志愿軍的大規模穿插、迂回包抄的機會。后邊白鷹學聰明了,一線平鋪,占據山頭,就不好打了)
于是張弛趕忙補充解釋:“趙副官,我絕無推脫之意,只是機械化部隊行軍實在離不開公路。戰役一旦開始,我部在攻下勃固境內的八莫后,將沿滇緬公路舊道向東推進,并經畹町、芒市(這兩個縣都在滇緬公路上)后,直接從背后進攻龍陵的鬼子。”
(滇緬公路向東沿龍陵、保山、下關一路往春城去)
他說著,手指點在沙盤上勾勒出一條東進路線,語氣篤定:“一旦切斷后勤,駐扎在騰沖和松山堅固工事中的鬼子就成了鍋里的鴨子,任人宰割。”
停頓片刻,他接著說道:“除此之外,我軍還可以提供部分軍火支援,同時安排空中掩護。我會派遣空軍地面聯絡小組前往貴部,專門協調空襲,為貴軍的行動提供支援。”
說這話的時候,張弛計劃中加裝了40mm博福斯和12.7mm機槍的空中炮艇版本c-47正在加緊改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