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辰搖了搖頭,心想:又來一個想‘認祖歸宗’的。
這三保堂專門面向華人提供低息貸款,做生意或是去城里看大病,錢要是周轉不開,就可以憑著戶口本到這來借一筆款子,不多,但對于窮苦人來說卻是夠用了。
只聽那小伙繼續喊:“她還教我唱五華采茶戲呢!要是不信,我唱一段您聽聽!”
說罷,竟真唱起來了,用一口濃重的客家話,扯著嗓子喊:“老妹坐船出洋山,山高浪闊路漫漫——”
這一嗓子又尖又響,把人群都給逗樂了。
三保堂里的伙計探頭出來,一邊掏耳朵一邊喊:“唱歸唱,別把我們門神嚇跑了!你要真是華人,就掏出戶口本排隊去,三保堂認本不認臉。”
說罷,他還抱拳對圍觀眾人喊道:“有戶口本,上邊寫著你是華人的,你就安心排隊。三保堂就是為咱們華人設的,諸位老少爺們有困難,我們盡量幫!沒有的,您就算唱出花來,也請自便,別擋路了!”
那黑不溜秋的小伙一臉喜色的掏出一個紅皮小本子,高舉著大喊道:“我有、我有!”
靳三辰也樂了,別說,這混血土人唱戲時講的客家話還挺溜,他要是愿意自認華人身份,民政部門說不定還真就給他辦了,掛個“歸僑”身份,混口飯吃不成問題。
這個戶口本,其實就是張弛仿照后世辦的“國籍登記證”。
只要能登記、入冊、有身份,無論是哪來的混血、雜血,認祖歸宗、起中文名字、背幾段三字經,那都是自己的“人”。
實際上,光是這一招戶口本,張弛就把自己地盤上的個個土人酋長、頭人、蘇丹、拿督揍的找不到北。
他們的權力無非是來自于對自己下邊的窮苦土人的完全控制,一張嘴誰吃飯,一抬手誰娶親,全看他們臉色。
而現在三保堂的出現,使得那些窮苦的土人想要享受三保堂的福利,就要先去登記身份,獲得戶口本,再想方設法獲得一個華人身份。
沒有了這些被他們絕對控制的‘隱戶’、沒有了排外的身份認同,這些頭領還拿什么和張弛斗?
無非是花點錢,這些土人頭目手中的權力根基,就直接被張弛一點點給溶解掉了。
鎮上的公所依舊是那個老樣子:幾間磚石風格,外邊刷著白漆的二層小樓,門口的紅漆牌子上寫著“安民軍安置管理事務署·曼德勒北部第七小區分所”。
排了會兒隊,靳三辰就見到了穿著洗得發白的卡其布襯衣的鄭管理員,后者坐在辦公桌后,木桌上蓋著一片透明的大玻璃,對方手里還拿著印泥。
“我這正給人蓋戶口章呢!三辰你有啥事?”
“鄭哥,我今兒個是來問孩子上學的事。”靳三辰搓著手,有點不好意思,“這不是快開學了嘛,我大侄都十一了,這年紀不讀初中,將來進了城里怕是不好混啊。可我打聽了下,這中學的學費——哎喲,真不是咱老百姓能掏得起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