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的汽笛聲已經停了下來,街道上的人流反而多了起來,喧鬧的機器聲被麻雀的嘰喳和路邊廣播里的流行曲所取代。
街邊小攤前,熱氣繚繞,油香四溢。
崔大器終于覺得天上的太陽沒那么熱了,他手里端著又點的第二碗甜豆腐腦,用小勺攪了攪那層撒滿糖漿的豆腐腦,吸溜一口,甜香順喉而下,舒坦得他眼睛都瞇了起來。
旁邊的街邊攤老板老宋看見了,樂呵呵地道:“大器,今兒這豆腐腦香吧?”
崔大器摸了摸嘴,豎起大拇指:“還是這么棒!”
老宋嘴角一咧,自夸道:“不是俺老宋自夸,我這豆腐腦,就是這么地道!”
其實也難為老宋這么個京城人了,自從鬼子進了中原,他是從燕京一路難逃,這才終于在仰光落了腳,也算是從北跑到南了。
接過來了仰光他才發現,這地方雖然商業繁榮,但是閩、廣移民真不少,他那傳統的老燕京豆腐腦賣不出啊。
于是他只好偷師學藝,也算是在仰光的工廠街這打響了名聲。
“你也看這報紙呢?”忙完了生意,老宋注意到崔大器在看《南華早報》,坐在他對面搭話道,“今兒這版科普文說的是外國的群島,聽說跟咱們老祖宗也有關系呢。”
“是么?”崔大器一字一句的讀著。
“納土納群島...”他嘴里輕聲念叨著這幾個有點生僻的字,指尖順著標題劃過,“靠近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這地方不小啊。”他咂摸了一下。
老宋笑捧著一碗涼茶,呵呵的道:“可不是嘛。”
崔大器繼續往下看。
報道寫得挺詳實,用通俗的比喻解釋那地方的地理規模。
原來,這群島里最大的島叫“大納土納島”,一座島就有1720平方公里。
按照報紙上的比喻,這得有兩個半獅城大,一個半香江,或者一整個聯合王國的首都霧都城那么大。
“嚯,這比我想的大多了。我以為就是個小島呢。”崔大器一邊嘟囔,一邊又吸溜了一口豆腐腦。
老宋在一旁抽著旱煙筒,斜眼瞅了他一眼:“咋?你以為那島是和海里那些礁一樣,就幾塊礁石?”
這大納土納島和周圍大海上的那些島礁相比,是絕對的巨無霸。
比起張弛穿越前,那些還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建造機場、雷達站的小島礁,大納土納島其巨大的面積意味著可以直接且盡情的進行建設。
“你看看這兒。”老宋用手指著報紙上一段話,“這島比起那些只能靠天吃飯的礁石,這可是實打實的土地,能蓋房能修路,機場、雷達站,隨便建。跟咱這兒屯子似的,只不過是漂在海上。”
“這就不一樣了啊。”崔大器咧嘴笑著搖了搖頭,眼里卻多了一絲認真,“原來咱國家現在看的地方,不光是眼皮底下的,還望得這么遠。”
崔大器也發現了,凡是報紙上開始宣傳的,那多半就是上邊已經瞧上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