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讓人意外的是,在張弛的這次公開演講后,怡寶、檳城、馬六甲、獅城、和豐當地的華人社團也開始迅速的自發行動起來。
即便這片土地剛剛被解放,鬼子才被趕走沒多久,土地殘破,生產也未恢復。
但辦教育,辦學校卻已經成為了當地民眾的共識。
由獅城閩省會館牽頭,數十個地方會館集資,除了富商外,無數的工人、市民、三輪車夫、舞女等各行業的草根階層,踴躍募捐。
上至富商巨賈,下至販夫走卒,除了認購教育公債外,一共又籌集了350萬美刀,由陳老大牽頭,向張弛提交了一份籌建計劃——南洋大學草案。
辦公室內,張弛看著面前這位滿面紅光,仿佛一時間年輕了十多歲,渾身充滿干勁的老人,也不由得內心感嘆。
果然有奮斗目標,有希望才能使人年輕。
“陳老大,請喝茶。”
親手給陳老大倒上茶水后,張弛開始翻閱這份籌建計劃。
這所南洋大學規劃占地一百畝,初期擬設工科、醫科、師范三大學院。
甚至連初步校徽都已經設計好了,一只昂首怒視東方的麒麟,腳踏海浪,背負晨曦。
一看就是早有計劃。
陳老大端起茶杯,撇了撇浮沫,淺飲一口后主動開口:
“這過去啊,殖民地總督府的那幫約翰佬,對咱們的華文教育不僅不支持,還大加打壓。馬來和獅城當地的華文教育全靠我們這些老家伙自己勉力支撐。”
“錢的問題還好說,約翰人一不批地,二不認證,我們也只能保證當地從小學到中學的教育。那些后生仔,中學畢業后,要么北上去民國的大學深造,要么去西方國家留學,連在家門口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我對不起他們哦。”
此時馬來半島上唯一的大學是馬來亞大學,由愛德華七世國王醫學院和萊佛士文學院合并而成,受殖民地政府控制,以昂撒語教學。
這所學校盡管受聯合王國承認,加入了約翰聯邦大學聯盟,但其師資力量有限,且不用華語教學,主要供殖民地當地白人官員、商人的后代以及傾向他們的‘二鬼子’上學,將其培養成未來的殖民公務員。
因此當地華人早就期盼著能有一所真正的華文高校了。
放下籌建計劃,張弛對著陳老大佩服的道:“以一己之力,支撐當地教育,陳老大高義,晚輩佩服。”
陳老大擺擺手:“我只是個挑頭的罷了,哪里敢貪天之功,這都是大家的努力啊。”
說完陳老大目光炯炯的看向張弛,帶著期待的問道:“這建校計劃,你感覺如何?”
“非常好,我看行!”張弛拍手道。
哪怕這所南洋大學大概率會和他的南華大學爭搶這個時代本就薄弱的高校師資力量以及生源,可看著眼前老人眼中的渴望,他又怎么忍心拒絕呢?
在他穿越前的那個時間線里,二戰后的獅城和馬來當地華人也準備籌建南洋大學。
可約翰殖民者為了打壓華人,竟然不許他們自己掏錢籌立大學,于是最后只好不以學校的名義注冊,而是最后注冊了個不倫不類的“南洋大學有限公司”。
這所大學的成立可謂受盡委屈,在之后的日子里,由于政治變化,其學歷認證問題更是多次出現反復,直到其最終80年代被用昂撒語教學的星洲大學合并。
這所服務于南洋所有華人,用華語教學的學校就落得個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