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及眾大臣的到來,讓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即便是法壇之上的玄奘法師,也忍不住躬身行禮。
而坐在玄奘對面的林楠,則扭頭看了過來。
唐皇幾步走到近前,看清了林楠的容貌,忍不住感慨道:“當真是大國師啊!當日地府一別,還曾言有機會在陽世再見,如今真的見到了!”
林楠微微點了點頭,態度不卑不亢,平靜地說道:“是啊,此番再見,陛下氣色極佳,壽元無缺,足以再在位數十年。”
這話讓唐皇心中大悅。然而,法壇之下,卻有僧人看不慣林楠的態度,呵斥道:“你這道士,為何見了唐皇不拜?玄奘法師曾得賜可見陛下不拜之權,你這道士還不快拜見唐皇!”
唐皇還未開口,那僧人便如此說道。林楠并未言語,臺下的小白龍敖玉卻冷笑一聲,說道:“呵,我家老爺本為一國之大國師,身份尊貴無比,更兼有仙官之職。便是見了天上玉皇大帝、地府十殿閻王,也只是點頭見禮即可。唐皇雖為當代人皇,又怎敢輕受我家老爺之禮?”
小白龍的話語嗆人無比,讓唐皇既驚駭又有些不悅。
然而,唐皇曾經見過林楠在地府中的地位,此時自然也不敢強求他行禮。
于是,唐皇朝著那僧人訓斥道:“爾等切勿多言!朕與大國師乃是熟識之人,豈能以君臣之禮相待?”
下一刻,唐皇面上轉換表情,一臉笑意地看向林楠:“大國師請勿見怪,朕與大國師各論各的交情。”
這態度之轉變,讓一旁的玄奘法師都為之吃驚。小白龍敖玉哼哼了一聲,心中暗想:這唐皇此刻倒是有些眼力見兒,沒有輕慢自家老爺。
“沒想到大國師也會來參加這水陸大會。”唐皇笑著說道。
林楠面色平淡地說道:“貧道本在長安城中游歷,聽聞這水陸大會上玄奘大師講經不斷,吸引全長安的百姓前來聆聽。貧道心中好奇,便也前來聽聽看。”
說著,林楠掃了一眼四周。只見這周遭密密麻麻地圍滿了百姓,他們或站或坐,都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著玄奘法師的講經。
隨著唐皇的駕臨,原本喧鬧的場景瞬間變得鴉雀無聲。這時,林楠開口打破了沉寂:“我聞聽水陸大會廣邀天下佛道之士共襄論經盛舉,心中難耐,特來參與一番。”
言罷,他的目光輕輕掠過玄奘,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只是,此番前來,心中卻難免有些失落。”
唐皇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好奇:“哦?大國師何出此言,究竟是何事讓你感到失望?”
林楠輕輕嘆了口氣,道:“非是對玄奘法師個人有所不滿,實則是對整個佛門,乃至對大唐的某些現狀感到痛心。”
唐皇一聽,神色頓時凝重起來,追問道:“佛門如何令大國師痛心?朕的大唐,又何以讓大國師如此失望?”
林楠緩緩展開話題,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佛門本應是勸導世人向善之地,然而,卻也不免讓人滋生懶惰之心。且看這場水陸法會,長安城中憑空多出數千僧人,他們日夜的衣食住行,無一不是取自百姓之血汗。”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陛下的大唐,非但沒有對此加以節制,反而任由這種風氣蔓延。我沿途走來,長安城外,仍有饑民沿街乞討,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然而,這化生寺內卻是一片寧靜祥和,佛音繚繞,奢靡之風盛行。”
林楠的目光再次落在唐皇身上,語氣愈發沉重:“陛下在地府中,既已親眼目睹陽世間有諸多無主冤魂,卻未曾想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耗費大量財力物力,舉辦這場水陸大會。”
他的話語如同鋒利的刀刃,直擊要害,不僅對佛門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更連帶著對唐皇的治國方針提出了質疑。唐皇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氣氛一時之間變得異常緊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