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是個妙人,而且知天時,懂得跟上“道祖”的步伐。
因此,當初其毫不猶豫地迎接跟隨太上,得到了《道德經》傳世。
之后,其便在終南山修行至今。
現在,他聽聞了車遲國有“道子”,還是道祖親認的道子,就更毫不猶豫,幾乎是帶了樓觀道的大半弟子,此刻一同到了車遲國,要在車遲國扎根。
林楠自然是熱烈歡迎:“車遲國中,還有一山,名為蜀,道友之樓觀道,可于蜀山立足生根,可在車遲國中廣收門徒。”
除了他們,林楠還對其他道者一一相邀。
這一番,林楠的目的簡單而純粹,便是為車遲國留下人才。
這幾位道者,毫無疑問,都是能夠在道門史上,留下一筆的人物。
因此,有他們的加入,車遲國的道庭,自然也就壯大了起來。
車遲國王也沒有閑著,他一直在配合林楠,以及黃英等道者。
這邊說,要為樓觀道修建宮殿。
那邊說,車遲國內,各種種植以及醫療,都對孫思邈開放。
又說要為諸位道者頒發身份,可在車遲國內暢行等。
這一番下來,無論是李淳風,還是虎妖張烈等,都能夠感受到車遲國對于道門的重視。
這讓他們感官奇異,這是在大唐中,得不到的待遇。
于是,自然而然地,他們的心態,都有些動搖和改變。
這群道者,雖身份不凡,但他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氛圍。
上至國王列公,下至民夫走卒,車遲國中,到處彌漫著一股對道者的尊重。
而且,這尊重都是發自內心的,并非作假。
這些感受,讓這群來自大唐的道者,都感覺奇異,前所未有。
因此,面對林楠的相邀,他們一個個都暫時答應了下來。
李淳風見狀,不禁苦笑,心中暗想:“如此下去,來時都好好的,有諸多同道,但返回之時,卻不見得還有多少了。”
李淳風內心微嘆,對這種情況洞若觀火,不抱希望。
他們師徒四人一邊走著,一邊聊著。
慢慢地,他們發現了有些不對。
這時,他們已經恢復了僧人打扮,走在街上。
兩旁的百姓,看他們的目光,都帶著些詭異。
豬八戒打了個寒蟬,道:“師父,大師兄,我們快些離開城里吧。這城里的百姓,一個個都恨不得將我們丟去搬水泥一樣,太可怕了。”
唐三藏聞言,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也加快了腳步。
即便是孫悟空這個齊天大圣,也默然走快了幾分。
“藥王可在車遲國中,多待一些時日,車遲國中,正在大力發展農業種植,嘗試生態化、多元化種植……”
林楠邀請孫思邈。
“恭敬不如從命……”
孫思邈欣然應下。
他們已經和林楠談論了一番,也算是論道一番。
這樣一番之后,孫思邈對于林楠的“博學”,已經有了足夠的認知,并且很是欣喜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