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元始天尊敏銳地感受到了林楠內景地的異象,他隨意地瞥了一眼,便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圣人的心思,向來難以捉摸,難以推測,萬古以來都難得有所波動。
但此刻,元始天尊的內心卻微微泛起了一絲驚訝。
“這似乎是太上師兄昔日集結我和通天師弟,一起推演的那種法門。”他心中暗自思忖,“這林楠,竟然真的要將這法門修成了!無怪乎師兄師弟都認可了他。此法一旦修成,雖然力量尚且微弱,卻足夠包羅萬象,還有無窮的成長空間。”
元始天尊看著林楠,心中念頭微動:“雖然還比不得吾等三清生來單一強橫,卻也無有上限,假以時日,或許能成就一番非凡的造化。”
盡管心中這般想著,元始天尊講道卻并未停下,依然繼續娓娓道來,將那深奧的元始之道,一點一滴地傳授給林楠。
林楠沉浸在道法的海洋中,那一點玉清之始氣,在他的體內緩緩孕育著,仿佛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另一邊,唐三藏師徒乘坐著車遲的蒸汽火車,離開了車遲。剛一離開,他們便都感到有些“不習慣”。
在車遲生活了五年,除了孫悟空這個原生態猴王,對原本的生活環境適應能力較強之外,唐三藏、豬八戒和沙僧都早已習慣了車遲的種種便利。衣食住行,各種現代化的設施和便利,讓他們過得十分愜意。
因此,乍然離開車遲,那種強烈的不適感便撲面而來。這種感覺,就如同從繁華的文明社會,一下子回到了落后的封建社會;又如同從現代化的城市,突然來到了荒野部落,一切都顯得那么陌生和不便。
離開車遲之后,唐三藏的習慣一時之間也難以改過來。他口中禮佛的聲音,不再像以往那樣頻繁,不再動輒就念“阿彌陀佛”。
大雷音寺那邊,很快便察覺到了唐三藏師徒的這一變化。正好,唐三藏師徒仍然需要再度經歷幾難,才能圓滿完成取經大業。
在離開車遲不遠后,他們偶然路遇一個村莊。
“倒是沒有一絲妖氣,只是我們來時,也并未見過這么一個村莊。”孫悟空睜大火眼金睛,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后說道。
只不過,他心中也有些奇怪,為何這里會突然多出一個村莊。
“可能是車遲開荒的百姓?”豬八戒提出了一個可能性。
在車遲的這幾年,他對車遲的各項事宜都十分了解。其中就有“開荒”計劃,車遲朝廷鼓勵百姓向著外界開荒,還出臺了諸多獎勵政策,以促進土地的開發和利用。
帶著這樣的疑問,師徒幾人再次邁開腳步,朝著村莊走去。
遠遠地走到村口,他們便看到有人在村口癱坐著,悠閑地曬著太陽,只是那狀態顯得有些迷茫,眼神空洞無神。舉目望去,村里像這樣的人還真不少,不少村民都顯得無所事事,對生活似乎失去了熱情。
“這個村子……”唐三藏眉頭緊鎖,心中愈發覺得這個村子有些不同尋常。他走上前去,向一位老丈恭敬地詢問:“這位老丈,敢問此地是何處?”
老丈有氣無力地回答道:“本村乃是‘無興村’。”
“為何叫‘無興村’呢?”唐三藏繼續問道,心中滿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