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更是將人們牢牢束縛在各自的階層之中。大同會的理念,正是針對這一現狀,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愿景,自然受到了廣大百姓的熱烈歡迎。
兩年的發展,讓大同會從最初的零散千人,壯大到了如今遍布全大唐的規模。其成員分布廣泛,涉及各個階層。大同會的理念,極具感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這個大家庭中。
隨著大同會的發展壯大,它也逐漸從暗處走向了明處。朝堂之上,也開始有了大同會的名聲。唐皇李世民自然也聽聞了此事,他日益老邁的臉上,露出了憤怒的神情:“這大同會太過大膽,竟然宣揚如此歪門邪說!”
大同會的理念,對于一些百姓而言,確實能夠引起共鳴,讓他們看到改變階層的希望。
然而,對于另一部分人而言,這卻是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其中,最為觸動的,莫過于李唐皇室了。他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如今卻要被大同會的理念所顛覆,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
“所謂的士農工商,盡皆平等,這豈不是要將我們李唐皇室與田地之中的農民等同視之?”李世民心中怒火中燒,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這時,有臣子前來匯報:“啟稟陛下,這大同會的理念,似乎是從車遲傳來的。”
李世民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好個車遲,害我大唐不淺!”
自從呂洞賓乘龍于長安之后,連續兩年,百姓怨聲載道。這一點,李世民自然心知肚明。在一直聯系不上呂洞賓的情況下,他心中又何嘗沒有怨念?人性本就復雜,此時一聽大同會與車遲有關,兩種怨念便交織在一起,讓他更加憤怒。
“為朕下令,大唐之內,禁止大同會傳播!”李世民在怨恨之下,做出了決定。他下了一系列的禁令,都是針對大同會的,旨在讓其在大唐難以生存。
這道禁令一出,大唐全國嘩然。一道針對大同會的禁令,無疑直接代表了李唐皇室的態度,與大同會徹底對立了起來。而且,是那種根本無法調和的對立。
除了禁令之外,大唐的朝堂也迅速行動起來。六部之中的刑部,幾乎全面出動。刑部作為大唐的最高刑獄部門,監察的對象極為廣泛,上至皇親國戚、朝廷大員,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其監察范圍之內。
如今,刑部一動,目標直指大同會。他們紛紛出動,去抓捕各地大同會的成員。甚至,一道道通緝令也下發到了大唐各地,直接針對整個大同會。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大同會的成員來不及隱藏,就被抓了起來。刑部的動作迅速而果斷,以雷霆之勢抓捕了許多大同會成員后,還迅速進行了拷問和重判。一切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對大同會而言,無疑是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然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大同會的創始人陳茂生卻并未顯得多么焦急。相反,他顯得異常平靜。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陳茂生淡淡地說道,“從大同會成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一天會到來。”
“能夠在我們發展到了如今地步,才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了。”陳茂生繼續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與從容。
他看向了一旁的方翰,兩人共同經歷了這兩年的風風雨雨,都成長了不少。原本稚嫩的少年,如今已逐漸成熟。他們共同發展大同會,如今已是天同會中的一正一副兩位會長。而大同會,也已經遍布天下,會內成員已有數十萬之眾。光是核心成員,也不止數萬。
除此之外,大同會的傳播已經從城市深入到了鄉村之中。他們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