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當兵,只是聽聞當兵比種田強一些,而且如今的軍隊能夠按時發放軍餉。
哪曾想,他參軍后的第一戰,便是這殘酷的虎踞嶺之戰。
好在王五命大,一直堅持到了大軍投降之時,這才保住了性命。
不過,性命雖然保住了,他卻淪為了俘虜,與其他俘虜一樣,心中充滿了擔憂。
“這可如何是好,也不知這大同會會不會殺俘。”王五唉聲嘆氣,心中滿是憂慮。
俘虜們被重新編排,王五身邊也有其他俘虜。
在營中,王五聽著其他俘虜的議論。
俘虜群體之中,意見并不統一。有人十分悲觀,認為大同會必定不會善待俘虜;但也有人想法不同。
“俺在鄉里聽說過,這大同軍中,有‘三項紀律,八項注意’。其中,就有‘不準虐待俘虜’這一條,所以我們應該不會受到虐待。”有俘虜聽聞過大同會的做事方針,心中倒是不太擔心。
但大多數兵卒,平日里只是在軍中訓練,接觸大同會的機會不多,對大同會并不了解,所以心中仍然充滿了擔憂。
“萬一那些都是假的怎么辦?打了一仗,哪有不虐待俘虜的!”
“就是,軍中有長官說,這大同軍是反賊,很是兇殘,所到之處人畜不留呢!”
在這樣的議論聲中,王五插不上話。他見識不多,此時也不想開口,只是心中仍有著些許擔心和憂愁。
忽然,一伙大同軍來到了俘虜營中。這伙大同軍手持火槍,氣勢洶洶。
王五和其他俘虜一樣,立刻變得老老實實,按照對方的要求排列整齊,來了個“向左看齊”。
然而,就是這么簡單的“向左看齊”,還是有些兵卒做錯了方向,惹來了一些呵斥聲。
在一陣列隊之后,唐軍俘虜們終于站齊了。這時,他們看到前面有一個短頭發、穿著大同軍軍服的人,中氣十足地開口說道:
“大家好,我是大同軍第二十五營的思想指導張順,你們可以叫我張指導員。我知道,大家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如今被俘之后,心中難免忐忑不安。但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大同軍是有紀律、有注意事項的。其中一條,就是嚴禁虐待俘虜。因此,在這營中,大家只要遵從我們的規章制度,就不會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
這樣一番話,讓原本忐忑不已的唐軍俘虜們,稍稍放下心來。
接著,張指導員又說道:“在我們和大唐方談判中,大唐官府要將你們贖回之前,你們就要待在這戰俘營中。當然,大家在戰俘營中,不能無所事事,必須配合我們大同軍做一些事情。”
“做事?”這下,剛剛放下心的戰俘們,心又提了起來。他們下意識地以為,接下來要遭遇的,即便不是虐待,恐怕也不會是什么好的體驗。
但接下來,張指導員便將他們接下來的安排詳細地說了出來:
“在俘虜營中,我們會安排大家進行一些簡單合理的體力勞作。這個時間,將會控制在早九晚五之間。晚上,在營中,一三五在勞作之后都會有‘掃盲課堂’,將會教大家辨文識字;二四六的每晚,則分別是‘思想教育’‘文藝匯演’‘團體報告’。每周末,就是大家的休息時間。在我大同會一方,和大唐交涉談判完成之前,諸位在營中,都將過著這樣的生活。”
張指導員的話語,對一眾唐軍俘虜來說,既有些云里霧里,又有些不可思議。文藝匯演、思想教育什么的,他們簡直是聞所未聞。
然而,當“掃盲”這個詞傳入大唐俘虜們的耳中時,他們卻聽得異常真切。
“要讓我們學文識字?這是真的嗎?”
“俺這種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也有機會學文識字?”
“那勞作到底是什么樣的勞作呢?”
大唐的俘虜們,一個個都難以保持平靜,內心充滿了疑惑與不安。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對此半信半疑,覺得這簡直難以置信。王五,也是這其中的一員。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他們便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