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通知同志們,兩點的政府組成部門會議推遲,明天再說。
其他人你先趕出去,下午我的時間空余。”
說完,陳市長主動起身用暖壺給二人的茶杯續上茶。
“育良同志,咱們倆還沒真正深入談一談。
說實話,前段時間我也有點忙,說難聽點也就是在跑官。”
說著,陳市長自嘲得笑了起來,祁同偉回憶了一下,好像一個月左右,陳市長基本很少在市里待著,去哪里也不知道,幾次活動都是黑熊精書記親自下來的。
這句話算是證實了很多人的猜想,市長也慌,也要跑官,為了這個書記的職位,也是一趟趟往省里跑,一趟趟往京城飛。
是個人都不能免俗啊,祁同偉想想,如果是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只怕也是同樣的選擇。
但是自己這幾年做得選擇都比較對,依靠著多了二十幾年的政治經驗和見識,堅定地走發展經濟這條道路,成果頗豐,無論哪個領導上來,江北新區或者高新區這個飛速發展的局面,他們都不敢用其他人來賭。
還不如用祁同偉穩穩地享受成果,這也是祁同偉這幾年沒怎么跑官,但是穩坐泰山步步升官的訣竅。
讓領導沒得選擇,只能選你,一旦他們有了選擇,那就要拉下臉來,去舔,去要,去跑,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這會兒,也許陳市長的事情真正出現了轉機,不然的話,他的表情不會這么輕松,面臨自己要走的情況,他對產業布局哪還會有興趣,這是個長期的工作,成效要幾年才能看出來。
祁同偉猜測,也許這個市委書記的位子,陳市長獲得了上面大佬的支持,開始有足夠信心了,不然的話,將心比心,如果他知道明年就要調走。
那接下來做的肯定就是叫下面區縣猛猛報gdp,各方面工作數據都上調,就為了在自己離開之前,數據能好看一點,和上級領導能多一點談判的籌碼。
江北新區現在是明明白白少報了gdp和預測gdp數據,要是陳市長知道自己沒希望了,肯定是把這塊直接補上去,搞不好還要往上加碼,跟其他區縣一樣,虛增一部分。
真實的數據十億的話,肯定要求強行報到十二億,這樣才符合個人的利益。
但也不盡然,很多事都難以猜測,也許陳市長是想著站好最后一班崗。
“育良同志,正如小祁區長說的那樣,優秀的產業布局,才是長期保持經濟增長的引擎啊。
我對他這句話,深表贊同。
這樣,給你們高新區進一步的支持,你來分管計委怎么樣?”
祁同偉這下也驚呆了,計委可是政府核心部門之一,給現在處在黨委序列的市委副書記高育良來分管,怎么都不合規矩啊。
雖然內部的工作分管,不需要上級審批,書記和市長商議過后,兩個人就能決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