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以前。”
清風仔細想了想,好像也沒看出什么區別來。
罷了,他的眼力一直不好。
蕭寂寫完奏折,帶著卷宗去了一趟長公主府。
駙馬的喪事在陸府操辦,長公主府里甚至連白燈籠都沒掛。
下人們只在腰間綁了白腰帶,除此之外,府內一切如常。
“蕭大人請進。”
門房將蕭寂帶進長公主的書房,里面還坐著一位留著八字胡的年輕人,而且還是蕭寂認識的人。
“蕭大人,數月不見,恭喜大人升官。”
“賀經歷?你何時來京城的?此行是為了公干?”
蕭寂著實有些意外,當時在潭州,就是這位負責接待他們的,雖然過程不太愉快。
“是替鄭王送些節禮進京,順便替王爺給長公主請安。”
這等美差能落在賀經歷身上,可見他在潭州府衙混得很好。
“來之后才聽說了駙馬的事情,王爺若是知曉肯定要親自上京一趟,所以下官來請示公主殿下。”
鄭王想要進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除非長公主愿意為他進宮求皇上,皇上首肯了他才能進京。
長公主命人帶賀經歷下去,有些話不好當外人的面說。
這是皇家家世,蕭寂不想參與,更不會發表意見。
他將卷宗遞給長公主,陳述道:“黃敬閔這兩日的行蹤已經查清楚了,他當日受人邀約,要去醉香樓三樓最里面的廂房,只是他事先喝了酒,走錯了樓層,這才進了駙馬的廂房。”
長公主搖著扇子,不在乎地說:“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而且一死死兩個,就算他們不是被第三人殺害,也一定是受人算計了。”
蕭寂也有這種感覺。
但他找不到證據。
提刑司判案以證據為主,而且這二人的死也算不上無辜。
“駙馬的行蹤大約天黑前也會查清楚,不知公主接下來如何是繼續追查還是以此結案?”
“你是來征求本公主的意見的?”
“是。”
長公主有些拿不準他的用意,試探道:“你查太子的案子時可不是這樣的態度。”
蕭寂恭敬地回答:“性質不同,臣愿意聽從長公主吩咐。”
“笑話,本宮又不是皇子,你聽我的作何?難不成還想讓本宮效仿女皇?”
“您說笑了,一個案子而已,公主殿下如果執意要往下查,臣自當聽命。”
“鄭王每次寫信來都會稱贊你,他還說想念平陽侯世子,還給你們帶了禮物,他的那份你代為轉交吧。”
蕭寂應下,“那微臣就告退了。”
“嗯,去吧,提刑司公務繁忙,這等小案就不用大費周折地查了,黃公公都親自上門道歉了,本宮也不能得理不饒人。”
蕭寂滿意離去。
出門時,看到門口有一輛馬車,馬車上放著三口大箱子。
長公主府的嬤嬤笑道:“這三份節禮,除了蕭公子您的,還有付公子與沈姑娘的,都是鄭王的一點心意,請笑納。”
蕭寂沒有拒絕,但他突然就明白了一件事。
長公主在朝中一直有自己的班底,而且這部分人既沒有給皇上也沒有給任何一位皇子,那是否意味著,長公主想扶持的人是自己的親弟弟呢?
這也能理解,畢竟當年要不是鄭王年幼,也許坐上龍椅的就是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