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寂頻繁回頭,不知為何,他覺得今天的沈蘭格外溫柔。
他想象著這是妻子送丈夫出門的場面,下意識露出一道笑容。
他想,等案子結束,他就稟明父母娶沈蘭為妻。
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只要自己樂在其中,世俗偏見并不重要。
今日早朝,毫無意外,劉恩貴失蹤的事情成了焦點。
“劉卿被綁匪綁了?何人如此大膽?”皇帝一臉驚訝。
這汴京城的治安也是越來越讓人不放心了,堂堂朝廷命官竟也會遭人綁架。
京兆府尹站出來說:“回皇上,據微臣所知,劉大人先是接到一封秘信,約他子時到城隍廟相見,且只允許他一人前往,后兜兜轉轉將不知將人帶去了哪里。
原本京兆府有派官差保護,但對方太謹慎了,劉大人不知為何聽信對方的指示,不讓官差跟隨,之后再找就找不到人了。”
皇帝手指輕輕敲著龍椅,好奇地問:“那賊人是用何種理由讓劉卿心甘情愿跟著他走了呢?”
別說皇帝不解,朝臣們也不解。
但很明顯,那一定是能威脅到劉恩貴性命或與劉家生死的大事。
而一個官員能被如此威脅的,大概率與他在官場上的事情有關。
蕭寂站出來說:“皇上,以臣查案的經驗,要想找到劉大人,可以先查一查他近來有無得罪人,或是劉家有無發生大事,好確認行兇者。”
這思路沒毛病。
佟尚書卻反駁道:“劉侍郎是臣的左膀右臂,臣最了解他了,他寬宏雅量,善良平和,從不與人紅人,怎會得罪人呢?
以臣之見,也許是有賊人想通過綁架劉侍郎索要金銀,或是換取其他東西。”
蕭寂直接反駁他:“佟大人,若是您說的這種情況,劉家現在應該接到索要財物的信件了,但是并沒有。”
大臣們覺得蕭寂說的更有道理。
佟尚書笑瞇瞇地說:“蕭提刑,不如此案交給你,想必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回劉侍郎。”
蕭寂并沒有退縮,他朝皇帝請示道:“皇上如果覺得京兆府辦此案不妥,需移交給提刑司,臣愿意接下此案。
但還是剛才那句話,如果要查綁匪是誰,還是要從劉家入手,希望劉家上下能配合臣查問。”
皇帝沒有立即同意。
他將眾人的神情看著眼里,心里想的是:劉恩貴是誰提拔上來的呢?
身為帝王,最忌諱臣子結黨營私,而他知道,朝中許多大臣都與佟家關系密切,也都是太子的羽翼。
他以前沒放在心上,畢竟太子是他選定的繼承者。
可這次太子觸犯了他的逆鱗,若不是考慮到太子背后的勢力,他不可能只讓他禁足三個月。
“陳卿怎么說?”他問京兆府尹。
陳達趕忙表示:“臣一定盡心盡力搜尋劉侍郎,爭取早日救他出水火。”
這案子不管落在哪個衙門,就算最后沒把人找到,也不可能因此落下罪名。
“好了,那就先交給京兆府,金吾衛配合搜查,派人看管劉府,莫要讓賊人繼續害人。”
陳達與金吾衛中郎將皇甫寧同時領命。
“咚咚咚……”有鼓聲傳入大殿。
“這是什么聲音?”
“好像是登聞鼓響了,有人敲登聞鼓!”
文武百官頓時沸騰了。
登聞鼓是為百姓鳴冤而設,可鮮少有人會冒著風險敲響登聞鼓。
蕭寂看到跑進來的禁衛,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些不好的預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