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頭對上一雙死不瞑目的眼睛。
這人他認識,是之前守在宮門的禁軍校尉,也是朝中紀大學士的嫡長孫。
趙金宵立即帶人關閉殿門。
篤篤篤的聲響,不少利箭穿透窗戶射入大殿,站在后方的官員倒下了一批。
官員們慌亂地跑開,各自找地方掩護。
龍椅上,皇上的身子被侍衛們完全擋住了,有官員試圖爬上階梯,被侍衛一腳踹了下來。
“怎么回事?”皇帝大聲質問道。
趙金宵透過窗戶上的洞往外看去,就見外頭的廣場上站著黑壓壓的人。
前方數百騎兵,后方則是整整齊齊的步兵,目測有上萬人。
看這氣勢,竟是正規軍。
這京城內外,何時有這樣一支隊伍了?
待趙金宵看清他們所穿的軍服,才發現竟是西北禁軍。
他們竟千里迢迢調兵遣將從西北來到了中原!
難道太子早有預謀?
“皇上,門外是西北禁軍,領頭的乃是禁軍副統領楊長隆。”
皇城禁軍太分散了,一部分去了鷲峰山,一部分隨暗衛在外頭追查逃犯,剩下的大部分都分散在宮里。
慶幸為了護送蕭寂入宮,趙金霄帶領一千禁軍守在大殿內外。
“看來佟家除了以上那些罪名,還要加一條造反。”蕭寂大聲說道。
趙尚書懟他,“如今說這些有什么用?蕭大人能否活著出去都未知。”
像是回應趙尚書的話,外頭有人喊道:“里面的人聽著,皇帝不仁,老朽昏聵,不明是非,肆意斬殺朝廷重臣,有違天道。
太子自幼受圣人教導,沉穩有度,愛民如子,我等奉天命而來,扶持太子繼承大統,革舊換新,祛除腐朽……”
外面的人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大道理,殿內的人安靜地聽著,誰也不知道旁人在想什么。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如今這局勢,誰當皇帝都不是靠嘴巴說出來的,而是看誰的拳頭更硬。
趙金霄朝外喊道:“楊長隆,誰給你的膽子帶兵造反?西北禁軍負責守衛邊疆,你私自離開,可曾想過后果?”
楊長隆哈哈大笑,桀驁不馴地說:“等扶持明君上位,我等自會離去!”
蕭寂算著時辰,如果平陽侯能順利從鷲峰山回來,也許還可以來一場里應外合。
這批西北軍人數不多,看著也并非精兵強將,能從西北趕來,足以可見對太子的忠心。
但能為太子赴湯蹈火的將士不會太多。
他走到趙金霄身邊,小聲問道:“如今宮里共有多少守衛?”
“除了這一千人,大概還有兩千,但他們能走到這里,說明守在宮門外的一千禁軍已經沒了。”
另外一千禁軍如同一盤散沙,即使來救援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如今只能等平陽侯了。”趙金霄的想法和蕭寂不謀而合。
可是二人都不確定,平陽侯在山里能否及時得到消息。
還有叛變的金吾衛,勢必會成為平陽侯進城的最大阻礙。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