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鄭常波又拋出一個問題。
張明義道:“我們有詳細的測算,超出的部分主要是原材料,最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了很多。”
“你們是怎么設計的?”林子峰問道。
張明義道:“按照通村道路的標準設計的,先對道路進行壓實,鋪設18公分厚的二灰,養護期后,鋪設18公分厚的水泥……”
“標準高了些。”
林子峰打斷了張明義的話,“標準是標準,但我們也要結合實際情況,這樣吧,我找個熟人問問。”
說完,林子峰拿出手機撥通了毛文博的電話。
“林書記好。”毛文博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接通了電話。
“文博啊,最近忙嗎?”林子峰笑著問道。
毛文博道:“瞎忙,瞎忙。”
“忙就是對的。”
林子峰呵呵一笑,接著道:“文博,我這邊正在開常委會,有些關于道路建設的事情想要咨詢你一下,我馬上打開免提,你要如實的回答。”
“好的,好的。”毛文博連連答應。
林子峰將手機放到桌面上,打開免提,“文博,通村道路的建設標準是18+18,你從你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標準有沒有降低的可能。”
毛文博道:“林書記,這標準是標準,但實際上哪里可能保證得了都是18+18,道路又不是完全平坦的,坡度、彎度等等都會影響厚度,所以這個標準實際上沒有什么意義,關鍵還是在用料上,只要材料用得好,標準低一些也沒有什么,當然,還要看道路上的車流量大不大,有沒有重車,如果車流量不大,也沒有什么重車,我覺得12+14就已經足夠了。”
“你還有沒有什么補充?”林子峰又問。
毛文博道:“沒有什么補充了,關鍵的關鍵還是材料。”
“行,我明白了。”
林子峰點點頭,“那就先這樣,我下次回昌州請你吃飯。”
毛文博連忙道:“林書記,您太客氣了,我請您,我請您。”
“誰請誰到時候再說,先這樣吧。”
林子峰掛了電話,抬起頭掃了在座的眾人一眼,接著道:“按照標準來實施項目建設是肯定沒有問題的,但我們也要結合實際,我們修建道路,目前最重要的是解決群眾出行的問題,我們很多村在山上,車流量肯定不大,也不會有多少重車,所以我覺得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嚴格按照標準來來建設。”
“書記,我匯報一下。”張明義舉起手。
“你說。”林子峰點點頭。
張明義道:“這一次的項目資金是省里下撥的專項資金,后期肯定是要接受省里的檢查驗收的,如果我們沒有按照標準來實施項目建設,我擔心到時候會沒法通過驗收。”
林子峰道:“你說的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要符合實際,能夠讓更多的群眾受益,我覺得就沒有問題,如果到時候上面要追責,由我來承擔責任。”
“我支持書記的決定,只要我們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清清白白,沒有往自己口袋里裝,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們現在是在開常委會,要做出什么決定,那自然是以常委會的名義,這是整個三峰縣的工作,也不是書記一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