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兩頭不討好的就只有十七哥了。”袁巧兒不禁感嘆道。
朱楩點頭表示贊同:“四哥若是獨自去借兵,的確很有可能引發這樣的局面。所以,我們應該和四哥一同前往,讓十七哥看到我也站在四哥這一邊,或許他會感到稍微安心一些。”
此時的燕王府內,氣氛異常凝重,眾將領與朱棣圍坐在沙盤地圖前,每個人的臉上都透露出嚴肅和專注。他們正在深入研究這場即將到來的戰役,探討如何制定最佳的戰略和戰術。
李景隆作為敵方將領,并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貿然集結五十萬大軍直接前往真定。相反,他選擇進駐德州,這一舉動表明他如今已不再是那個性急的人。
朱能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李景隆沒有直接會師真定,顯然是擔心我們會在他會師整軍的時候發動突然襲擊。”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李景隆謹慎決策的認可,但同時也意識到這給己方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朱棣微微點頭,表示同意朱能的看法。實際上,他早已安排朱能負責在真定周圍設伏,對李景隆的會師行動進行騷擾和伏擊。如果這次行動能夠成功,不僅可以極大地鼓舞己方的士氣,還能再次挫敗李景隆所率領的南軍的銳氣。
然而,張玉卻插話道:“李景隆若是如此輕易就會上當,那這場仗恐怕也就無需再打了。我們可以直接長驅直入,殺到京城,恐怕也無人能夠阻攔。”他的觀點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反映出李景隆并非等閑之輩,不會輕易中伏。
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當前的局勢,每個人都深知這場戰役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決戰,沒有人敢掉以輕心或有絲毫的懈怠。
然而,燕軍的核心人物朱棣卻始終保持沉默,一言不發。坐在朱棣身旁的朱高熾,眼見場面有些失控,連忙安撫著眾位將領,試圖平息他們的爭吵。
經過一陣激烈的爭論后,一旦最關鍵的那個人沒有發表意見,整個場面瞬間變得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
顯然,此時此刻就是這樣的狀況。由于朱棣的沉默,現場氣氛異常凝重,每個人都屏氣凝神,靜靜等待著朱棣開口發話,并下達下一步的指示和安排。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靜謐中,朱棣突然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李景隆不過是個趙括之流罷了,有什么可怕的呢?本王倒是有一個絕妙的計劃。”
他的話語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打破了沉默的僵局。眾人聞言,精神為之一振,紛紛將身子微微前傾,全神貫注地聆聽朱棣接下來的話語,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曉這個計劃中的排兵布陣,以及各自在其中所承擔的任務。
朱棣先是手指真定說道:“耿炳文戰敗,李景隆棄下真定不用,進駐德州整軍,必然不會再折回真定與我咱們決戰,本王推斷他必然會向北挺進到河間。”
朱棣手指滑向河間一帶,接著說道:“李景隆表面不可一世,但實則心存恐懼,知道本王在北平的話此必定不敢急速進兵,那么咱們不如調集兵馬往援永平,誘其進兵北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