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景隆有意地掌控著這場軍事議會的走向,巧妙地引導著討論的節奏,使得眾多將領都對他提出的五十萬大軍同時出擊北平的戰略表示贊同。
在臨行前,朱允炆不僅賜予了李景隆象征天子權力的尚方寶劍,還賦予他便宜行事的特權,這無疑是對他極大的信任和倚重。然而,李景隆深知,他不能在每件事情上都揮舞著那把寶劍,畢竟,在率領如此龐大的五十萬大軍和數千名將領時,他需要展現出自己是一個善于傾聽眾人意見的優秀領導者形象。
“既然諸位將軍都對本帥集結全軍一舉進攻北平的計策表示認同,那么各位就趕緊去整頓好各自的軍隊吧。等大軍抵達之后,我們便一同進駐河間。”李景隆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仿佛這個決定已經板上釘釘,無人能夠質疑或反對。
而在場的眾將們聽到這個問題后,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顯然沒有人覺得這樣的安排有任何不妥之處。然而,就在這時,將領中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提出了一些疑問:“大將軍,這五十萬人馬的調度實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您是否考慮增派兩名副帥來協助您進行統籌呢?”
李景隆聽到聲音,轉頭看去,發現說話之人正是瞿能。瞿能可是當今大明為數不多的開國將領之一,他被朱元璋封為了四川的都指揮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顧成實際上是同一個級別的將領。這次,瞿能不僅親自率領自己的部隊前來,還帶上了他的三個兒子一同與李景隆北上討伐燕王朱棣。
李景隆心中有些不悅,他覺得瞿能的這個問題似乎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質疑。畢竟,他自幼就受到朱元璋的夸贊,而且還擔任過太孫太傅一職,不僅教授當年的太孫如今的天子兵法戰事,就連太祖朱元璋的許多皇子也都曾受他教導。
其中還有那收麓川,滅安南的岷王朱楩,所以李景隆自認為自己這些學生都如此兵法神通,那他可以說是當今大明第一的統帥也不為過了吧。
而瞿能雖然是開國將領,但不過也就是和顧成,袁洪一樣的檔次,他的父親李文忠當時可是統領他們的人。
“瞿老將軍這是覺得本帥沒這能力統領大軍嗎?”李景隆的聲音冰冷,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讓人不寒而栗。
瞿能自然聽出了李景隆話語中的不滿和質疑,他連忙解釋道:“大將軍息怒,屬下絕無此意。只是這五十萬大軍數量實在太過龐大,即便是有兵神韓信在世,也只能調度十萬精兵而已。我這也是擔心大將軍的軍令無法及時傳達下去,導致貽誤戰機啊。”
李景隆冷哼一聲,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的神色,他淡淡地回答道:“軍令傳達不下,那便斬了傳達軍令之人。貽誤戰機,其罪當誅!如此一來,剩下的自然都是能夠將本帥軍令傳達下去的人了。”
瞿能一聽這話,心中暗罵李景隆狂妄自大,但他也不敢再多說什么,生怕惹惱了這位大將軍。他只得沉默不語,任由李景隆去自行其是。
就在此時此刻,廣寧城中的遼王府內,氣氛異常凝重。遼王朱植緊緊握著那封來自京城的傳詔,仿佛這封薄薄的紙張有千斤之重。傳召的內容清晰地擺在眼前:由于燕庶人朱棣擅自自立為王,皇帝朱允炆下令讓朱植帶領全家老小火速回京。
這道詔書雖然措辭委婉,處處強調當今皇帝對他們的關心,擔心他們的封地離得近,容易被朱棣裹挾,所以才在大軍即將抵達之前緊急召回他們。然而,朱植心里跟明鏡兒似的,這背后真正的意圖,恐怕誰都心知肚明——皇帝無非是害怕他們這些藩王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倒戈相向,投靠朱棣罷了。
朱植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案上輕輕敲擊著,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似乎在思考著什么重要的決定。一旁的王府賓輔見此情形,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遼王殿下,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是否決定遵召回京呢?”
朱植沉默了許久,仍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他的內心其實也十分糾結,對于是否應該回京,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畢竟,他的封地與朱棣的北平相距甚近,對于目前的戰局,他自然是再了解不過了。
自從他那四哥朱棣以少勝多,大敗耿炳文的三十萬大軍之后,朱植心中就隱隱生出一種感覺——或許四哥真的能夠成功。然而,這種感覺尚未在他心頭盤旋多久,朝廷那邊來的這道詔書便如同一道晴天霹靂,將他原本的計劃徹底打亂。
讓朱植原本打算置身事外、坐山觀虎斗的想法瞬間破滅。因為這封詔書中不僅要求他立刻返回京城,還提到了已經讓他的老師、當朝太傅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上伐燕。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讓他趕緊選,要么回京要么就等著和反賊一同被剿滅吧。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朱植感到十分為難。他不禁開始思考起自己的處境和未來的走向。一方面,他對四哥朱棣的實力和野心也是有所忌憚的;而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應召回京。因為這明擺的去了就別想再返回封地了。
“你可曾打探到,除了本王之外,還有哪幾位藩王收到了這封召回信?”朱植皺起眉頭,向身邊的賓輔問道。
賓輔連忙回答道:“回殿下,據微臣所知,除了您之外,只有寧王殿下和谷王殿下收到了詔書。”
朱植聞言,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他接著追問:“那他們那邊有何反應?是否應詔了呢?”
賓輔猶豫了一下,然后如實稟報:“微臣尚未得到確切消息,不過據大寧那邊來的傳信,寧王殿下似乎還在有些猶豫不決,而谷王殿下則是已經返回京城了。”
朱植一聽谷王朱橞早就已經卷鋪蓋回京了,頓時有些無奈:“就知道老十九這小子靠不住,第一個就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