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的不配合,讓劉道規的布置落空。
目前的田地加在一起只有兩千四百余畝,也是二十四頃,寨中人口老弱婦孺加起來,算是四百多中兵,一共一千二百余眾。
平攤到每人身上,不到兩畝。
根本養不活這些人。
想要養活所有人,就要開墾更多的荒田,但要開墾荒田,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和精力,至少三年才會有產出,前兩年都是投入。
所以尋常百姓不愿意開墾荒地,愿意開墾的都是豪強。
劉道規即便卯足了勁兒,到年底也還不上四五千緡的利息……
思來想去,這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而且還有一個半月,手上的四百多中兵就要回廣陵,到時候周邊的賊寇,還會這么相安無事么?
中兵還沒走,就有泰山賊來襲擾了。
或許蕭家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一直不愿配合。
不過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只能換一條路了。
劉道規望著蘭陵郡的輿圖,以及上面標注的各方勢力,心中逐漸萌生的一個想法。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原本只是想找個地方老老實實種田,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目前看來行不通……
一天后,劉廣之和劉遵回來了,見他們沒帶回家眷,劉道規心中稍安。
“京口風平浪靜。”
“阿鐘為何沒回?”
劉遵道:“家中春耕,阿鐘和七個兄弟留在京口協助耕田,照顧伯母。”
“還是阿鐘心細。”劉道規一拍額頭,這些時日只惦記殺人放火,都有些走火入魔了。
劉廣之道:“廣陵那邊什么也沒發生,軍府中傳出的消息說桓承之縱欲而亡,然后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連天師道都沒追究……”
桓家和天師道野心都不小,互相利用,不會為了一個旁支子弟撕破臉。
劉道規松了一口氣,不管幕后之人什么用意,但至少目前對自己沒有什么壞心思,相反,此次刺殺桓承之配合默契,手腳干凈,倒不失為一個隱秘的盟友。
“軍府還有其他消息嗎?”
“新上任的前部司馬是袁燦,袁鶴之侄,檀韶調任兗州從事。”
兗州刺史是王恭,檀韶從一個從九品的部司馬,一躍成為七品的兗州從事,連升三品,對寒門而言簡直就是平步青云。
檀家再經營個幾年,便能從寒門邁入低等士族的行列。
不過王恭憑什么對他如此青睞?
還有袁燦,劉道規以前聽都沒聽過這個人,一上來就掌握實權。
無功不受祿,凡事皆有因,背后的東西,讓人不寒而栗。
誅殺桓承之,劉道規感感覺自己被人當成了一把刀……
這說明上面人的目光已經注意到了征虜將軍府。
對付胡人他們束手無策,但對付自己人,他們一個個神機妙算,各種奇謀層出不窮。
“檀韶叔父檀憑之不是司馬道子的屬官么?檀韶怎會投王恭麾下?”高珣也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