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代瑯琊父老謝過參軍,某這就返回瑯琊,準備糧草冬衣。”
他還真是一個急性子,起身就要走。
“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走?”劉道規怕他半路上出事。
“不礙事,瑯琊蘭陵一水之隔,郡中諸事繁雜,耽誤不得。”劉穆之拱手一禮。
劉道規只能送他出門,三人冒著寒風,向東而去。
“就知道你會答應。”劉遵在身后來了一句。
“你沒聽他說嗎?冬衣糧草由瑯琊君負責,用別人的錢糧養我們的兵,何樂而不為?這一次不僅出動幢兵,曹家也跟著一同出兵。”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農隙以講事也。
既能剿賊,又能練兵,還不用承擔糧草,這種好事求之不得。
“那么鹽瀆那邊……”劉廣之走出內屋。
“雙管齊下,都不耽誤,先過去五人,其他人加入剿賊大軍之中,趕緊讓士卒休息兩日,我這就去氶城找曹霽商議。”
劉道規準備將曹家融入八幢之中。
曹家捏著這么多的資源,卻無進取之心,實在可惜。
這次出兵便是一次嘗試。
曹霽對軍事沒太大興趣,劉道規怎么說,他就怎么做,只要不讓曹家出錢就成。
相當于將曹家的兵權拱手相讓。
這種合作模式,最合適不過,劉道規遂在氶城張榜,募集勇士。
有上一次聯合剿賊的經歷,城中百姓和曹家部眾極其踴躍,一個上午就募集到了兩千七八百多人。
跟上次一樣,自備軍械,有的人家甚至弄出了戰馬。
沒有戰馬的,也能湊活出一匹騾子驢子。
兩千七百余眾,竟然有三百騎兵……
劉道規望著這群熱情高漲的人,有些無語,上一次剿賊,北府老卒吃飽了,曹家部眾和氶城百姓也吃飽了,唯獨自己的幢兵吃的最少。
“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賊寇為害鄰郡,咱蘭陵的父老鄉親,不能袖手旁觀!”
“欺辱瑯琊,便是不把我們蘭陵放在眼里……”
城樓下,釜碗瓢盆敲得震天響,全都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真的是兩肋插刀的豪杰。
劉道規想說的話全都被他們搶去了,不過蘭林民風如此剽悍,也是一件好事。
正在感慨群眾的積極性時,忽然有人喊了一嗓子,“糧呢?錢呢?”
“參軍可不能讓咱老實人吃虧。”
瞬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直愣愣地望著城樓上的劉道規。
劉道規險些一口老血噴出,這些人兇神惡煞的,比賊寇還像賊寇,還沒開始,就張嘴要錢要糧,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老實人”,天底下有這種老實人么?
“諸位放心,瑯琊郡已在準備后冬衣糧草,諸位……”
劉道規話還沒說完,下面的人拍拍屁股就散去了一半……</p>